top of page

增加社區體育設施問卷調查

2022年8月3日

一. 調查簡介


調查目的:為了解市民對增加社區體育設施的意見,我們在7月初進行了一份電話問卷調查,結果成功訪問了695位12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


訪問日期:7-7-2022至20-7-2022


抽取調查樣本及調查方式: 電話隨機抽樣訪問


訪問對象:12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


有效被訪人數:695 (樣本按2020年統計署人口分佈加權調整)


二. 調查結果摘要


1. 接近4成(37.1%)受訪市民最近預約康文署收費體育場地時感到困難

2. 超過6成 (60.1%)受訪市民認為香港現時的社區體育設施不足夠

3. 超過6成 (60.2%)受訪市民認為政府興建社區體育設施的速度慢

4. 超過7成半(75.4%)受訪市民贊成將現時一些單層體育館改建為多用途綜合體育館

5. 約4成(40.1%)受訪市民支持政府推動中小學開放校舍設施來增加社區體育設施供應

6. 約4成(39.3%)受訪市民不支持政府推動中小學開放校舍設施來增加社區體育設施供應

7. 超過6成(62.9%)受訪市民贊成要在未來興建的學校附設多用途綜合體育館


*詳細調查結果見附件


三. 調查分析


市民強烈渴求社區增加體育設施供應

調查反映市民強烈渴求社區增加體育設施供應,從問卷調查的各項數據,我們可看到市民明顯的取態,包括:接近4成受訪市民最近預約康文署收費體育場地時感到困難、超過6成受訪市民認為香港現時的社區體育設施不足夠、超過6成受訪市民認為政府興建社區體育設施的速度慢、及超過7成半受訪市民贊成將現時一些單層體育館改建為多用途綜合體育館,更有效利用珍貴的社區土地資源來增加體育設施供應。


市民對政府推動中小學開放校舍來增加社區體育設施的做法存分歧

調查顯示市民對政府推動中小學開放校舍來增加社區體育設施的做法存分歧,支持及反對的市民分別佔40.1%和39.3%,大約各佔4成。我們認為這反映香港土地資源激烈競爭下,部份市民無可奈何接受透過開放學校設施來增加社區體育設施,以舒緩市民對體育設施的強烈需求;但同時,也有部分市民認為學校的體育設備、用具、設施規格等等比不上體育館的體育設施,不適合透過開放學校設施來增加社區體育設施供應。


市民支持新建學校附設多用途綜合體育館

調查顯示超過6成受訪市民贊成在未來興建的學校附設多用途綜合體育館。這反映市民支持政府重視學生的體育教育,支持政府繼續推動學校的體育發展。另外,市民對政府推動中小學開放校舍來增加社區體育設施的做法存分歧,但卻較多市民(超過6成)支持透過新建學校附設多用途綜合體育館來增加社區體育設施,反映市民傾向興建多用途綜合體育館來增加社區體育設施供應。


四. 民建聯建議


1)在新建學校額外興建多用途綜合體育館

建基於現時教育局「開放學校設施推動體育發展計劃」的經驗,建議研究以一地多用的模式,在新建學校額外興建多用途綜合體育館,以增加社區上的整體康體設施。當局可以探討以新的運作模式管理場地的可行性,如將該學校場地交由康文署管理,或由學校與康文署共同管理,一方面確保有關學校在上學時間內有優先使用體育館的權利,能為學童提供額外運動場地,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體育活動的機會,鼓勵學生養成良好運動習慣,藉以提升學校體育風氣。另一方面,在非上學時間開放予公眾使用,從而增加社區上的體育設施,為鄰近居民提供更多康體場地。


2)單層體育館及社區會堂改建為多用途綜合體育館

建議把政府現時一些單層體育館及社區會堂改建為多用途綜合體育館,一地多用增加康體設施供應,並以西九龍區和東九龍區作為試點。可參考市建局重建兼善里的做法,計劃把設施規格過時的單層長沙灣體育館拆卸,用地改作住宅,但市建局則在重建用地興建一幢18層高的政府綜合服務大樓,大樓內有體育館,場館面積是原有長沙灣體育館的8倍,將增設兒童遊戲室、健身室等康體設施;多用途主場可容納2個標準籃球場及8個羽毛球場。


3〉檢討開放學校設施推動體育發展計劃

由2017年開始,教育局與當時的民政局推出計劃,鼓勵公營學校開放學校設施,讓體育團體舉辦活動,其後更擴展至直資學校,參與的學校獲津貼支付額外水電開支、進行小型維修工程等。另可以申請建設工程計劃的資助,最高可獲70萬至400萬元資助金額,興建及改善校內體育設施或增購器材。而每項體育活動需有1/4名額,讓校內學生或教師優先報名參與。有關計劃下,就算在疫情下,參與活動總人數都有上升。但以2020至21學年,全港有逾一千間中小學,只有60間學校參加。當局須檢討吸引更多學校參與計劃的方法,以讓社區有更多體育場地供應。


4〉翻新及改建房署管轄的屋邨設施 增加體育設施用地

房署有部分老舊屋邨球場設施或塗層殘舊,或有不符標準的,建議房署翻新及改建轄下屋邨設施,例如參考啟業邨多層停車場上蓋運動場翻新改造模式,或是將已作大變身的青衣邨籃球場作藍本,設計上加入街頭藝術元素,為區內居民帶來運動的好去處。


5) 制定第二個「康體設施五年計劃」

根據《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康樂設施供應的標準,全港欠逾千個運動設施,欠缺較多是羽毛球場、籃球場、網球場及乒乓球桌。如九龍西,就欠缺74個運動設施。按政府2017年提出興建的第一個「康體設施五年計劃」體育設施,至今多項設施仍未完成,例如重建九龍仔泳池及黃大仙摩士泳池,前者由建議重建到落實施工,足足等了12年,現在要到2024年第二季才落成。重建元朗大球場上,當局早於2013年提出初步建議,最後是立法會財委會今年6月通過13億元撥款重建。我們建議文體旅局成立工程監督小組,全面監督已規劃的體育設施興建進度。另一方面,制定第二個「康體設施五年計劃」,檢視2017年已提出的技術性可行研究項目,詳細規劃興建更多地區體育設施。另跟進明年落成的啟德體育園進度及項目的管理,在體育園規劃舉行更多體育盛事。


6〉檢視及優化政府打擊「炒場」措施

康文署5月中推出3項新措施,打擊租用康體設施的「炒場」活動。我們促請政府檢視早前打擊「炒場」措施的成效。有業界向我們反映,打擊「炒場」新措施對業界及運動員的操練時間有負面影響,建議政府優化打擊「炒場」措施,回應及平衡體育業界對場地的需求。


新聞查詢:

立法會議員 鄭泳舜 6373 1979

立法會議員 顏汶羽 6600 2511


新聞稿及調查結果數據
.pdf
Download PDF • 332KB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