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全城清潔大行動2019」最差公廁大搜查

2019.02.26


A. 十大最差公廁


民建聯一直關注公廁問題,過去數年亦曾進行公廁巡查,例如2018年的「中西區公廁衛生情況逐個捉」。民建聯於今年1月至2月初進行「最差公廁大搜查」,發動義工在全港由食環署管理的公廁(包括食環街市及熟食中心內的公廁),隨機抽樣巡查67個公廁,並就坐廁、地板、洗手盤清潔、廁紙供應、通風等項目進行評審;同時,我們再結合各區議員、幹事日常工作所知,包括其親身觀察和接收到的市民投訴等,得出以下十大最差男女公廁的清單。



B. 公廁三大常見問題


綜合民建聯對公廁的巡查結果,以及各區議員、幹事的匯報,我們發現公廁最常受批評可歸納為三大問題,包括:


(一). 衛生欠佳:包括廁所有臭味,地板、坐廁及垃圾桶不乾淨,我們發現男女廁均有這個情況出現。不過,似乎男廁的投訴較女廁為多。例如元朗康景街公廁的男廁衛生情況惡劣,被列為十大最差公廁之一,但元朗康景街的女廁的衛生情況則相對良好。


(二). 消耗品未及補充:欠缺洗手液及廁紙。例如巡查時發現荃灣香車街公廁男女廁經常沒有洗手液及廁紙提供,巡查員多次巡查後情況仍依舊。


(三). 設施損壞:最常見的投訴有抽水系統、廁隔門鎖長期損壞,未能及早維修。設施損壞而沒有維修的情況十分普遍,現時公廁主要由食環署負責管理,但興建及維修則由建築署負責,在部門未能有效協調下,設施損壞後往往遲遲未能完成維修。


C. 民建聯建議


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但食環公廁的衛生一直為市民所詬病,民建聯亦經常收到市民投訴公廁衛生問題,公廁的衛生情況甚至影響香港的旅遊城市形象。據傳媒報導,政府明天發表的財政預算案會預留逾5億元翻新全港逾200個公廁,佔本港食物環境衛生署轄下約四分之一。如報導屬實,我們期望政府善用額外撥款,優先對最多人使用和問題最嚴重的公廁作出改善,並藉此機會優化現時公廁管理制度,以及加強宣傳,鼓勵市民養成如廁後沖廁、保持地面清潔等良好習慣,讓廣大市民一同維護公廁的環境衛生。


我們就制度、日常管理,以及公廁設計三個方面,提出十項具體建議。


制度方面


1. 檢討「價低者得」的招標機制,提升服務質素,改善員工的待遇,並要求承辦商嚴格執行清潔守則。


2. 引入第三方(如顧問公司或區議會)參與監察承辦商的表現,並由第三方提出改善建議。


3. 設立公廁設施損毁維修的服務承諾,以解決過往建築署維修慢的問題。


日常管理方面


4. 所有公廁均設駐場清潔員。因此,政府應優先翻新未能為駐場清潔員提供工作及休息地方的舊式公廁。


5. 為公廁消耗品(如廁紙、洗手液)訂定衛生標準,並加強監察確保承辦商會適時補充。


6. 引入智能科技提升公廁的管理與服務,例如引入人流監控器系統獲取公廁使用量等不涉及個人私隱的資訊,並善用相關數據以改善服務。


公廁設計方面


7. 善用科技,研究應用各類新式的空氣淨化系統,例如NCCO氧聚解技術的空氣淨化系統。


8. 全面換裝智能感應水龍頭及沖水系統。


9. 每個公廁必須設置吹氣機,確保地面乾爽。


10. 改善公廁的整體設計,包括優化洗手盤、坐廁、尿盆的設計與位置,並優化男、女廁格比例。

 

新聞查詢:立法會議員鄭泳舜(6373 1979)、深水埗區議員劉佩玉(5667 6557)、中西區區議員 楊開永(9493 7990)

コメント


訂閱《建聞》電子版和其他電子資訊

您已成功訂閱

  • Facebook
  • Youtube
WhatsApp Image 2022-07-21 at 10.55_edited.jpg
wechat.jpeg

 3582 1111

香港北角英皇道83號聯合出版大廈15樓

© 2024 by the DAB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