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環難佔領 街市易話為

2013.06.29


近日友輩見面時最熱門的話題都離不開「佔領中環」﹝下稱「佔中」﹞。


孫子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佔領即是攻城,最次之策也。


維基網上有解,「佔領」是指「通過軍事手段,佔有他國領土的行為。佔領他國的領土意味著戰爭的爆發…」。啊!這就是「戰爭」和「佔人領土」!飽讀詩書者可知乎?

換個角度看,「佔」是動用武力去佔奪,「領」則是有秩序的引領或帶領。也可以說,前者是侵略者以殘暴武力征服弱者,如「楊州十日,嘉定三屠」或是日本鬼子的南京大屠殺!後者是侵略者奪人城池後為求鞏固成果,實行出榜安民,然後再以懷柔手段統領一方之類。


今之提倡佔中者,他們心中可有什麼十全大計?「佔」歸佔,要佔多久和佔了之後,下一步如何「領」似未見其人談及。


其實他們的真實意圖至今仍是十分模糊的。首先這個所謂「中環」究是何所指?地域上而言,我們理解的中環大概是東由金鐘如遮打花園起,西至林士街。另一邊由海皮起算,掃上半山到那兒為止并不清楚。或者區議會劃定的界線是可參考的,暫時可不討論。


但是一說到要佔領,那就不一樣了。因為如果政府迫於無奈暫時要容忍一下,讓攪事者做他一段時間的山大王的話,這個範圍就要說清楚。界內暫時由得你搞,越出界外就要干涉了。譬如人數太多,無法控制而擠出了上稱的界線,是否在線內者可以因為有愛與和平故與執法者互相容忍不生事,界線外者則是非我族類故是要打要拿隨便你?


同時,最重要的是要攪事者明確他們要佔的是中環的街道和屬於公家的土地而已,抑是凡是在中環區域之內的土地之上的,包括建築物等也要佔過來?若是前者,相信警方還可依據過去維持秩序的方法對付;若是後者,則可能引起私人財物、產權、以及個人生命安危的大難題。


請想像一下,中環心臟地帶如畢打街一帶的大商場,在此期間內還開門不?其連帶的寫字樓,還可讓人上下班否?如果屆時滿街滿巷都是殺氣騰騰的佔奪者,聲稱「不獲全勝誓不收兵」的死硬派,在此區內有真正出入需要的人將如何自處?包括送信的、送外賣的、甚至多家診所的醫護人員和病人﹝如中建大廈有多位癌症專科醫生﹞,以及要緊急救援的十字車、消防車的駛進駛出,如何可以保證暢通無阻?銀行界及專業界等的正常操作,和可能影響到其服務對象的涉及生死的事務處理,如何可保證運作不受影響?


還有,有人負責購買第三者保險嗎?已聯系了保險公司了麼?還是把希望寄託在一起祈禱便會無事還是以為用愛與和平佔領便必然萬事大吉?


筆者愚魯且欠高尚情操,故實在覺得有必要問一問凡人日日都要做的三件大事將如何解決?此大事即吃、睡、拉是也。吃易解決,因為威靈頓街、蘭桂坊一帶食店多的是。或許還有人會為正義之師免費送上食物呢。睡也不難解決,將就一點就像前時在匯豐銀行樓下露宿者般便可。拉倒是個大問題!不妨在心臟地帶中實地點算一下有多少場所可為人解決問題?遮打花園、長江中心旁、雪廠街、大會堂等。若處理不好,佔中之事完結後,我們也不用再為找新的垃圾堆填區而頭痛了,因為此地便是!


想來想去,不如實在點,佔領中環街市吧!


中環街市自從收檔後,由2003年起丟空至今。也不知有關部門究竟要搞什麼大製作,總之除了二樓一小邊作為一條翳焗通道使人知其存在外,圍封起來的整個建築物已成為令人批評政府「唔知做乜」的活教材。


如果把它佔領,等如順手把它活化。在此建築物內及其外延的四通八達的天橋空間其實大可作為。不佔白不佔!此地帶在平日尤其是周末和假日,都已是菲藉兵團的實際佔領區。換上另一幫佔領軍,相信不會引來太大的反對聲音。尤其無得頂之處是在此地帶內搞什麼都好,也不會阻塞地面交通!不會令心臟地帶內的大商場和寫字樓處於開不是不開又不是的尷尬狀態。


所謂過得自己過得人,搞民間運動者,不可只顧自己過癮,揚名立萬而不理人家死活。談論間友輩說今日的港男港女,向老闆告病假時也要由媽咪打電話。如此的溫室花朵,經得起日晒雨淋和餐風露宿的煎熬麼?經辦者似應製備一份免責Disclaimer,同時要求參加者都得簽署一份後果自負的志願書,以防萬一有意外時被追究責任也。


最後也得說說:中環是公有的,非任何人之私產。你要佔,他人也可佔。如各不相讓,最終引來軍警介入并宣佈進入非常狀態,進出皆受限。那將如何?


 

刊於信報

香港執業會計師 馮培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