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0
社會上有兩類人是應由整個社會幫手協助的,一是年輕人,一是老人家。
年輕人甫經世面,成為受薪階級,其薪不高且無甚可施展的殺手鐧,不易向老闆要求薪酬調整。老人家則來日無多,且不易跟上時代,對老闆的諸多要求也談不上有多少「東家唔打打西家」的英雄氣慨了。因此,有需要時給予點適當之助,道德上說得通,不應惹來太大爭議。
我認為此助可由政府來做。不複雜,只由一個政府部門,即是稅務局便可。
只要鬍鬚曾強忍着點肉痛,在其大棚鬍鬚中,拔一毛即利天下就是了。
相傳郭沬若與毛偉人觀看京劇《三打白骨精》後寫了一首詩,其中有句曰:「千刀當剮唐僧肉,一拔何虧大聖毛」,以喻老孫之毛可拔可收也。財爺之鬚亦如是。Budget時是虧,Actual時又變盈,拔之又有何虧呢?
年輕人由踏入社會,找到第一份工起計,三年內不起徵薪俸稅。接着的第四和第五年,年薪少於某一個數字者也不徵。公開鼓勵他們儲錢,留作創業也好,買樓也好。這是社會人士對他們的關心。在貧富懸殊的困境中,短期內可看到希望,以期與成功人士比肩,恐怕靠他們自己的力量極難對付。透過此法為他們提供點協助,在香港如此的富裕社會中屬應有之義,希望他們能領情。若仍是大使大扔,他日便不要再怨三怨四了。
不要隨便聽信什麼「幾多歲找到第一桶金」的胡言。多問幾個人,例如藝員林子善的買樓開店經,便知有potential發達者,當離不開「儲錢四步曲」,即持家以儉,自限花費,每月存入簿仔若干、數額多了轉定期存款、夠錢了就買股票、最後是以自儲之款買樓或是充作創業資本。若是「老竇大把」者,自然另當別論。
期內因慳儉而衣履不如人者不必自卑。總有一天要威舁你睇!學習一下王安石,未顯貴時以粗衣麻布,出入於達官貴人之間,面無愧色!憑什麼?就是認為自己是有料之人也。今日的年輕人衣履隨便,不穿西裝、不繫領帶、不梳蛋撻且不着皮鞋者大不乏人。己不若當年梁醒波唱的:「時派西裝整靚袖口,拉鏈嘅褲浪又無鈕扣」般講究。
老人家亦如是。年齡超過六十歲後,年薪少於某一個數目者,三年內薪俸稅減半。第四年起不徵。同樣,也是鼓勵他們多儲錢,自行解決其棺材本。
相信此議對公帑不會有大影響。年輕人初入社會搵食,薪酬不會太高。老人家則搵錢的黃金期時已過,除非自吹自擂,否則高極有限。
此舉也不影響稅制和稅目。薪俸稅和利得稅照樣收,免稅額也不變。庫房收入減多少,但可贏來「雙腳踮地」之譽,實屬除笨有精。
我們很羨慕歐洲人的全面社會福利,例如由人的出生到終老,都有社會保障。但一提到要實現此方案,需大幅加稅到收入的一半,人們便擰頭而去。以前曾聽過東華三院在紅磡有慈善殯儀的服務。也曾去過送別。近幾年好像沒有再聽聞。是停辦了嗎?還是港人富貴起來不要廉價殯儀了?
如果政府成立一個組織,或license給慈善機構去辦,為往生者提供起碼的服務,令老人家或其親屬,不需為此contingency事項操心。總之有人幫其搞掂,棺材本耗盡也不擔心了。且趁有腳可行、有牙可食時多點享受人生,豈非美事!
說到此事的contingency性質,可以用一個簡易方法處理:如由上擬的政府組織成立一個基金之類,接受老人家存一筆錢作為會員費,他日往生極樂時便可按章處理。所謂contingency是指事情之突發,會令後人措手不及和不知如何處理才好。有了這個保障,便心安理得,安安樂樂了。
湯大善人年年贊助孔子學院的興辦,所費不靡,效果如何不見披露。其實也可跟從孔老夫子之倡導:「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來對待老人,不是更透地氣麼?
***
稅務局向來customer focus。最近因樓宇買賣又發覺有抵讚之處。樓宇是租出之物業,打了印花。買家律師要看duly stamped的文件。公司只有一張打了$5元的副本,近二千元的正本不見了。
正在兩頭磨姑不知如何是好,忽然發覺這張3511表格的左下方有「文書正本己加蓋印花若干元」之字句!一天都光哂!預了納稅人會有麻煩,并且早為之提出解決之道。相對於有事頻推諉,不願孭上身的官僚作風,不讚,何以別乎?
刊於 信報 香港執業會計師 馮培漳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