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4
一.調查簡介
調查目的:了解家長為子女安排暑期活動的情況
訪問日期:19-6-2019至10-7-2019
問題數目:12條
調查方式:電話隨機抽樣訪問
訪問對象:小學家長
有效被訪人數:316人
二.調查簡介
為了解家長安排子女暑期活動的情況,民建聯家庭事務委員會今年繼續進行有關調查,並於早前訪問了316名小學家長如何為其子女安排暑期活動。調查結果顯示,接近三成受訪家長沒有為子女安排暑期活動,其中原因是經濟問題。而近四成為子女報讀興趣班及補習班,其中逾一成報讀6個以上補習班,而近兩成報讀5個或以上興趣班,情況值得關注。另外,接近四成家長花費在子女的暑期活動開支佔家庭月入三成或以上,較去年增加接近一成,反映不少家長為子女的學業和未來不惜大灑金錢,亦增加了經濟壓力。
我們建議政府提供更多兒童暑期活動計劃、資助低收入家庭兒童參加暑期活動,以及增加課餘託管中心,令更多有需要的兒童受惠。同時,建議向幼稚園及中小學生一次過發放$2500開學津貼,以減輕家長經濟負擔。我們亦鼓勵學校在長假期推行「無功課日」或有限度功課量,讓學生可以學習如何善用假期,也藉此歇一歇,充電一下吧!
三.調查結果
一.受訪316名家長中,沒有為子女安排活動的最多,有兩成七(27.2%),其次是報讀興趣班兩成四(24.4%),補習班一成半(14.9%),去旅行一成三(12.7%),其他的一成二(12%),以及遊學團接近一成(8.9%)。
二.沒有為子女安排暑期活動的家長,主要希望讓子女自由玩樂及有其他原因的均佔兩成八(27.9%),因經濟問題兩成七(26.7%),表示不需要安排活動一成七(17.4%)。
三.參加興趣班是為子女興趣的佔四成一(41.6%),幫助子女身心發展三成二(32.5%),培養技能和避免獨留子女在家均佔一成(10.4%),其他原因佔半成(5.2%)。另外,報讀1-2及3-4個興趣班的佔四成(40.3%),5個或以上近兩成(19.5%)。
四.為子女報讀補習班的家長,主要原因為預備升班佔五成三(53.2%),避免子女荒廢學業兩成半(25.5%),其他原因兩成一(21.3%)。另外,為子女報讀1-2個補習班的五成半(55.3%),3-4個兩成七(27.7%),5個或以上一成七(17%)。
五.參加遊學團希望子女增廣見聞佔五成三(53.6%),學習英文兩成半(25%),其他佔一成四(14.3%),當旅遊不足一成(7.1%)。當家長選擇遊學團時,首要考慮地點(35.7%),行程內容及主辦單位均佔兩成一(21.4%),價錢考慮則佔一成八(17.9%)。
六.花費在子女暑期活動開支上,佔家庭每月收入三成或以上的佔三成八(37.5%),一成或以下的佔三成四(33.5%),兩成的近三成(29.1%)。
七.有三成四(34.2%)受訪家長認為政府應提供更多兒童暑期活動計劃,其次是資助低收入家庭兒童參加暑期活動兩成八(27.8%),其他兩成四(24.1%),而加強提供託管服務一成四(13.9%)。
四.調查分析及建議
一.近三成八家長花費在子女的暑期活動開支上,佔家庭每月收入三成或以上,較去年調查增加近一成,反映不少父母不惜大灑金錢栽培子女,學習不同的興趣班,報讀補習班或參加遊學團。
鑑於不少家長在暑假花費大量金錢,又要面對子女開學的沉重開支,因此建議政府向幼稚園及中小學生一次過發放$2500開學津貼,以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
另外,現時坊間有不少教學機構覷準家長寧濫莫缺的心態,為了搶佔暑期班市場,這類機構早在暑期之前開始展開宣傳攻勢,紛紛推出各式其式的課程或活動吸引家長。
我們提醒家長,現時教學機構良莠不齊,除了衡量價錢和效果是否物有所值外,為子女報讀前,必須先了解有關課程的內容、師資、機構提供的比賽質素或認受性,以及機構的規模和運作,同時,最重要是考慮子女實際的需要和能力(見附表一),否則苦了孩子,也白費了家長的苦心。
二.鼓勵學校在長假期推行「無功課日」或有限度功課量,讓學生可以學習如何善用假期,以及增加親子活動時間,維繫家庭關係。
三.是次調查顯示,家長沒有為子女安排活動的最多,大部分為了「讓孩子自由玩樂」,其次是「經濟問題」,反映有些家長開始在長假期中讓子女和自己可以放鬆一下,畢竟平日學校的功課和考試壓力大,影響孩子的生活和休息時間,趁暑假可以讓孩子和家長都暫時歇一歇,充充電,也藉此增加親子時間。對於低收入的家庭來說,難以負擔暑期活動及接送的交通費用,子女便可能只能呆在家中渡過悠長暑假。
現時康文署及社署資助的非政府機構分別都會舉辦暑期活動,供低收入家庭兒童免費參加。可惜,這類活動僧多粥少,特別在暑假期間,加上康文署舉辦的活動名額有限,大多需要經抽籤才能成功參加,因此,我們建議政府提供更多兒童暑期活動計劃,並增加資助計劃撥款和名額,例如地區青少年發展資助計劃、兒童發展基金、攜手扶弱基金、教育局的校本課後學習及支援計劃,以及香港賽馬會全方位學習基金等,讓更多低收入家庭的兒童受惠。
四.為子女安排5個或以上的補習班較去年同樣調查上升接近一成,情況令人憂慮。而報讀主要原因為「預備升班」及「避免荒廢學業」,反映部分家長擔心子女會在暑假養成玩樂的心態,為了令孩子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抱著報讀愈多愈好的心態。
事實上,報讀太多補習班,無疑加重子女的壓力,建議家長按子女能力而行,而且學習不一定局限於課堂或補習班,鼓勵家長趁暑假期間爭取與子女溝通及外出活動的機會,例如到戶外遊玩、接觸大自然等,享受親子樂。家長亦可與子女一同參與社會服務,既可擴闊眼界及學習新事物,也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
五.至於安排興趣班的主要原因為「子女興趣」,較去年調查增加逾一成,相反為「培養技能」卻減少一成半,也有為了「幫助子女身心發展」。看來這是一個好現象,可惜當中卻有六成家長為子女安排3個或以上的興趣班,其中5個或以上的更較去年調查增加一成,情況不容忽視。其實,即使為了子女的興趣,但參與過多的活動也會令孩子疲於奔命,這又是否真的對子女身心發展有幫助呢!
事實上,平日兒童從來不缺少興趣班,但仍有不少家長為了讓子女善用暑假,希望發掘他們的興趣和長處,所以安排各類密密麻麻的興趣班,務求子女暑假過得「充實」。其實,家長花上大量金錢,又忙於接送子女上興趣班,雙方都要付上休息和親子相處的代價。
另外,近年新興的STEM(科學、科技及數學等活動)興趣班也吸引不少家長追捧,但提醒家長要考慮及衡量是否合符孩子需要,不要盲目跟風,加重孩子的壓力。我們認為家長讓子女參加興趣班應貴精不貴多,重質不重量,與其打游擊樣樣學,不如集中報讀一、兩項,讓孩子可以真正體驗學習的樂趣,從中發掘自己的興趣和潛能。
六.安排子女參加遊學團的主因是「增廣見聞」的較去年結果增加接近一倍,相反「學英文」的原因卻減少一倍多,反映愈來愈多家長希望子女「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藉遊學擴闊視野,增廣見識。另外,受訪家長對主辦單位的重視程度較去年結果上升超過一成半,反映家長對選擇遊學團的意識提高了,相信與近年有投訴某些遊學團貨不對辦有關,例如遊學團慘變購物團,太多遊玩缺乏學習元素等。
事實上,現時遊學機構良莠不齊,質素參差,因此報讀遊學團時宜謹慎選擇,便宜莫貪,亦要注意有關須知(見附表二),家長慎防誤墮陷阱。
七.調查中,有部分家長「避免子女獨留在家」而報讀興趣班,因此,建議當局擴大現時的課餘托管服務計劃,增加收費豁免名額,將申領津貼的門檻降低,讓更多有經濟困難的家庭兒童受惠。同時,要求增加非政府機構營辦的課餘托管中心服務名額,舒緩在職父母的壓力。
八.鑑於本港康體場地不足,教育局及民政事務局於2017/18學年合作推行的「開放學校設施推動體育發展計劃」,可惜成效不彰,只有少數學校願意參與計劃,建議政府提供更多支援,例如增加額外資源、解決安全、保險及管理等問題,以提供足夠誘因,增加學校開放設施的意欲,亦藉此有更多場地或設施供學生和家長參與康體活動。
新聞查詢:民建聯家庭事務委員會主席 鍾嘉敏(5109 8058)、民建聯立法會議員 鄭泳舜 (6373 1979)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