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6日
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下稱「行動計劃」),目標把大灣區市場互聯互通水平顯著提升,營商環境國際競爭力居全球前列。
行動計劃涉及7大項24條具體措施,當中包括口岸通關措施,立法會議員劉國勳一直提倡要推進創新和便利通關模式,歡迎行動計劃的內容,當中亦包括多項民建聯的建議,劉國勳議員期望建議納入三年行動計劃,可以加快落實,優化通關的安排,建設大灣區無邊界創新便捷通關模式。
行動計劃中列明要提升通關便利度,當中提出在更多口岸實施「一地兩檢」、「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等人員通關新模式,並結合實際需要推動更多口岸實施「24小時通關」措施。民建聯早於今年7月建議19項優化通關措施,讓過關時間和手續更方便快捷,促進人員、貨物、車輛便捷高效流動,為企業發展帶來更多機遇,鞏固和提升香港成為國家與世界的「聯繫人」角色。
就「24小時通關」方面,劉國勳議員認為,目前只有皇崗及港珠澳大橋作24小時通關不足以達至行動計劃的目標,應要連接深圳東部(深圳灣)、中部(落馬洲)及西部(香園圍)均有24小時通關口岸的總體布局。本身貨檢已行24小時通關的深圳灣口岸最有條件進一步開放旅檢24小時通關,而事實上最於疫情前,兩地政府亦已有計劃落實,目前可謂「只欠東風」。而深受市民歡迎的香園圍口岸,在規劃上亦是24小時通關的關口,建議可先延長服務時間至午夜12時,在實施一段時間後,進一步延長24小時全日開放。至於羅湖及落馬洲支線管制站兩個連接鐵路的關口,建議先把兩個口岸的服務時間看齊至晚上12時,在確保有足夠維修保養時間下,再研究於周六、周日及公眾假期,將兩個口岸的開放時間延長至凌晨2時。
劉國勳議員指出,早前與保安局商討建議時,延長通關主要受人手限制,相信科技可以幫助,例如「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劉國勳議員認為,旅客只需排一次隊、檢查一次證件便可經過出入境雙方的檢查區域完成兩地的出入境手續,可加快處理旅客通關程序。而長遠可以透過「一次過檢、無感通關」把通關流程一體化,將安檢和海關查驗合併;並利用科技令通關智能化,進一步突破24小時通關的人手限制。
另外,「港車北上」方面,期望盡快落實伸延多一個「港車北上」的陸路口岸,並加大配額,以方便車主穿越粵西粵東,建議可考慮蓮塘口岸或皇崗口岸實施港車北上,以更好接駁粵東。
口岸便利對北部都會區的發展非重重要,劉國勳議員期望政府及相關部門積極落實行動計劃,不同地方政府亦多溝通,破除關口的設施及人為障礙,做到港深兩地不再受地域界限影響,24小時都可以在任何一個關口過關,讓粵港澳大灣區推進生活一體化邁向更高質量發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在質和量方面將升至更高台階。
新聞聯絡: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 劉國勳 9782 7408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