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7
繼去年持續的社會事件後,今年年初又出現新型肺炎肆虐,市民出行活動大受影響,失業率已上升至3.7%,有13萬人失業,但許多被迫放無薪假致開工不足,均未能反映在數據上。多個行業重創,許多家庭收入大減,若當局採取進一步措施,限制消費娛樂飲食行業營業,失業或開工不足情況將更為嚴重。我們檢視過當局現有的就業支援措施,發現去年十月推出的「特別愛增值」培訓計劃,自今年1月底相關課程已全面停頓,即時當局宣布5月下旬增加最高培訓津貼額至5800元,這根「救命草」也變得毫無意義!
雖然政府設立300億元防疫抗防基金,財政司司長下年度財政預算案也提出大規模的紓困措施,以透過撐企業而保就業,卻忽略了僱員失業或開工不足的針對性支援措施。我們認為政府應急市民所急,以破格思維應對史無前例就業逆境,包括優化培訓計劃,推行「先津貼、後培訓」措施。另外,當局須立即開設防疫抗疫短期職位,並加快考慮推出失業補助計劃。
民建聯最近收到不少就業不足及失業的市民求助,要求我們向政府爭取更多就業支援措施,相關市民對特別愛增值培訓計劃也是聞所未聞。民建聯人力事務發言人鄭泳舜今日聯同部分區議員及幹事林德成、潘景和及林偉文,一同召開記者會,提出我們的建議。部分開工不足、最近失業的求助人士亦訴說他們的困境。
在加強支援就業方面,我們要求當局採取以下措施:
1. 優化特別愛增值培訓計劃
僱員再培訓局轄下課程,自1月底至3月底因疫情停課,所有培訓班均已全面停頓。愛增值計劃課程前後共收到逾8000人報讀,我們曾致電多個培訓機構,一個美容證書課程,已成班及原定2月需要上課,但現在已停課,復課有待通知。一個保健員證書課程,須修讀312小時課程,修讀完整項課程,有望可領取最高津貼額,屬受歡迎課程,但一直未開班。有提供寵物業容基礎證書的授課機構則指,最快可望4月復課,但疫情若繼續肆虐,則難以預料。按有關計劃,學員在6月30日前報名,完成所時時數課程後,政府會直接過戶津貼金額予學員。
面對復課日期可能再受症情影響,我們建議當局以支援失業困境人士大前提下,推出「先津貼、後培訓」措施,對全日制課程學員實行「先津貼、後培訓」,讓學員按報讀的課程時數,先盡快領取現金津貼,若其後沒有完成培訓,當局可向學員追回部分津貼。另鼓勵培訓機構以視像取代實體教學。至於特別愛增值計劃將於6月底結束,我們建議當局延長計劃實施時間。
2. 立即開設防疫抗疫短期職位
政府在2003年沙士疫症受控後,推出方案創造約3萬個職位。雖然新型肺炎正在肆虐,我們建議當局招聘一些合適的失業人士,加入防疫抗疫的後勤工作,例如安排他們負責社區及公共屋邨清潔工作、支援被隔離家庭、協助管理隔離設施、追蹤家居檢疫人士行蹤、確診或緊密接觸者個案管理。另可聘請失業者出任社區關懷大使,讓他們支援獨居或雙居長者家庭等。
3. 成立「逆境失業援助金」
採取特事特辦方式,縮短相關行政及審批程序,使援助金額可於短期內發放。援助期至少三個月,每月發放金額上限不少於$6,000,與培訓最高津貼金額接近。長遠而言,當局應制定失業援助金,作為常設措施,輔助現行社會安全網之不足。
4. 盡快向職津住戶發放一次性津貼
當局原本在1月14日公布紓困措施,推出「為失業人士提供有時限現金津貼」、「為就業不足人士提供有時限現金津貼」,對象是職津住戶及有參加學生資助計劃家庭。其後,當局決定改為向上述家庭額外發放兩倍津貼,平均為5000元,但要到6月才發放津貼,我們期望當局盡快發放。中期措施方面,當局有必要考慮放寛職津工時門檻,讓更多家庭受惠。
5. 臨時聘用非專營巴士或校巴
目前應對所有抵港乘客,當局須在各關口做好第一度把關檢疫工作,當局可以招聘人手,到機場等地為乘客做檢疫的輔助工作。另我們建議以外判形式,安排非專營巴士或校巴,營運特別專線,把抵港乘客送抵他們的家,以便進行家居隔離,當中亦可減少抵港人士作社區接觸。
6. 靈活優化「零售業資助計劃」
已推出的「零售業資助計劃」,每家合資格零售商戶可獲得一次過八萬元的資助。為使更多商戶受惠,我們建議靈活優化「計劃」,讓一些非主力於零售業的服務行業,例如美容,髪型屋等商戶也可合符資格申請。
7. 設立「檢疫或缺勤津貼」
為接受家居檢疫或被迫停工者提供收入補貼,以補貼他們停工期間的收入。具體安排是,僱主向被要求檢疫或因疫情被迫停工的僱員(如工作場地發現確診者而被封場)繼續發薪,而僱員缺勤日子的薪金,則可向防疫抗疫基金,以實報實銷方式申請退還以作抵銷。

新聞查詢:民建聯人力事務發言人 鄭泳舜 (6373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