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北風那個吹 北水那個流

2017.04.29


近日的報章於樓市及股市的評論,皆離不開對「北風懔烈」之描述。


想起當年風行全國的八套革命樣戲中,有一套叫「白毛女」的,是套芭蕾舞劇。此劇其實是在延安時期已流行了。當時應是話劇或舞劇吧。


劇中有一名為「北風吹」的插曲,前兩句云:「北風那個吹,雪花那個飄…」。小時候,較為反叛又或者是有創意的小朋友很喜歡用自己的譜詞來唱各類曲子。這首「北風吹」的頭幾句,便給唱成:「北風那個吹,吹甩我條褲,好彩我有條底褲,唔係單出個孤孤孤」。用廣東話來唱,「單出個孤孤孤」即丟失了褲子,露出了小雞雞也。


前幾年,內地流行一套長篇的同名電視劇,描述上山下鄉時年青人之間的生活,包括在知青之間,以及如何與插隊當地農民之間的自處和他處。初時大家都知道下了鄉,就有下鄉的生活了。他鄉即故鄉,還敢指望有什麼前途和是否可能翻身回城。對自己今生今世只能化藉成為農民,甚至世世代代也只能是農民,再不忿也只能默然接受。


劇中男主角順子是個十分聰明和滑頭的人。他為了討好管他們的土砲女幹部,以圖有個好的分配,例如多分點糧食或是多吃點豬肉豬肝,不惜假意追求。當然他也是有本事的人。例如有當地人缺少的文藝細胞,可以把知青組織起來,排演各類符合形勢需要的舞劇,代表山溝溝單位出當縣級甚至更高階的匯演。


女幹部也是洞悉其奸的。只不過一方面她樂於接受與一個有文化又年青者的來往,同時也可藉此大條道理拒絕當地生產大隊一個土砲幹部的以為非他莫屬的追求。


想不到後來全國走上了改革開放之路!一切都不一樣了。


年青人慢慢離開。本來男女有拍拖來往者,其中一伙先回城後,很快便音訊全無。女幹部也知無可挽回了,不如大方一點各行各路。


當年筆者一位親戚就道出過,若要回城,只有兩條路走,一是望兒子有出息,大學畢業;又或是參軍。其意是指大學畢業後有職業分配,或是參軍服役後轉業,可以申請留在城市,於是父母也可一起留城了。這是為什麼那麼多父母拼死也要把兒女往大學裡送之部份原因。


今天在香港再談「北風那個吹」可能又是另一種意義了。

 

刊於 信報 香港執業會計師 馮培漳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