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匯報民建聯代表團訪粵十三市成果

2009.08.17


民建聯代表團一行於八月十日至十四日,訪問廣東省政府,並分兩組到珠三角九市及粵東四市,合共十三個市,包括:廣州、佛山、惠州、肇慶、江門、中山、珠海、東莞、深圳、揭陽、汕頭、潮州、汕尾,了解廣東省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最新情況及未來的發展。整個訪問,民建聯感受到,香港絕不會被邊緣化,具體有以下六點體會:


1. 金融海嘯之下,雖然廣東省受到很大的衝擊,但由省政府到各市政府都積極面對,推出有效的措施,穩住了經濟,更從危中找機,探尋經濟結構轉型和產業升級之道,令經濟迅速走出金融海嘯的陰霾。全省GDP增長率已與全國7.1%看齊,粵東地區四市的GDP更有雙位數增長,珠三角九市的經濟發展也已復甦。我們相信廣東省下半年經濟將持續改善,對香港的經濟復甦也有更大得益;

2. 從珠三角九市及粵東四市的發展,了解到到廣東省精心佈置了發展藍圖,除了《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外,更利用粵東地區的地理位置優勢,制訂了接連珠三角地區及海峽西岸經濟發展區的發展戰略,可見廣東省政府並非只看珠三角地區的發展,並將擴至海峽兩岸的經濟合作,再加上與港澳地區的合作,將產生更大的效益;

3. 透過各市領導對該區發展的介紹,我們明白到,各市都能利用本身的優勢,配合區域及省的規劃布局進行合理的分工,例如粵東地區會利用長海岸線優勢,發展大型石化工業。各市之間都有固定的協調機制,拆牆鬆綁。除了討論經濟層面的合作,更討論民生事務的合作,例如取消手機區號,省卻漫遊費用、保護水質及空氣監察的合作等,以達到全面性的經濟社會的發展;

4. 廣東省政府,以至走訪的各市領導,都充分明白交通不暢是區域發展的最大障礙,因此在訪問過程中,各市的領導都特別提及交通網絡的發展,強調市與市之間的公路和輕鐵、地鐵的開通;強調跨省的鐵路建設,如廣州的石壁將成為新的鐵路交通樞紐;粵東地區將會建成,由廈門經粵東至深圳的高鐵,大大提升省內市與市,以至跨省的人流及貨流的效率;

5. 無論是省政府、珠三角的九市,以至粵東的四市,都十分看重與香港的合作,珠三角多個城市的主要官員均表示,珠三角地區的發展離不開香港。珠三角地區的各市都十分希望香港的專業服務能進入內地,協助內地企業進行升級轉型;粵東地區也希望香港的資金能投入發展,可見香港仍是廣東省的最重要合作夥伴;而粵港合作也是省與各市最關注的議程。

6. 深港下一步的合作重點之一是共同規劃發展前海,此行,深圳市副市長卓欽銳透露,前海將發展成深港現代服務業的示範區、先導區,深圳市在與香港特首曾蔭權及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協商後,已取得共識,現正共同推進此事。下一步,會成立專責小組,就示範區如何定位等細節問題,再深化地研究和推動。本月十九日,深圳市將與香港政府簽訂一份前海發展協議。卓欽銳稱,前海是深圳市發展的第二個中心,希望透過港深合作,引入香港的經驗和管理模式。


民建聯認為,在深圳發展前海的規劃中,有幾個地方值得香港政府及社會關注:


其一 正在規劃中的港深機場連線,目前粵港雙方基本已有共識,希望在前海加設口岸,透過前海連接珠三角地區的軌道交通網,以及深圳市的地鐵網。雙方應透過這條鐵路加強香港與珠三角地區的連繫。

其二 深圳現正規劃興建的深圳至中山大橋,並考慮是否在該大橋中加入鐵路的方案。這一方案對港珠澳大橋會造成多大的影響,值得關注。

其三 深圳計劃在蛇口的赤灣興建大型的國際遊輪碼頭,對香港的發展會產生什麼作用?值得注意。



香港與珠三角合作的建議和民建聯的跟進事項


此次訪問中,珠三角及粵東各市均對加強與香港合作提出構想,其中有一些很有參考的價值,民建聯將跟進及推動。其中包括:


1. 協助學生珠三角創業:東莞及中山市都已設立創業和創新產業的孵化基地,並且有專門的扶助年青人創業的政策,例如,免租金、提供創業貸款等,民建聯過往曾舉辦過多次大專院校畢業生的內地實習計劃,透過這次訪問之後,未來舉辦大專院校畢業生內地實習計劃時,將考慮帶領學生參與內地的創業實習,為年青的學生提供更多的創業機會,甚至使珠三角變成香港青年創業和創意的「夢工場」。

2. 協助專業人士拓展珠三角的市場:此次訪問中所見,包括東莞、佛山、珠海在內的多個珠三角地區城市,對國際水平的專業服務均十分渴求,但是香港的專業人士進入珠三角地區仍有一些障礙,其中包括雙方的信息溝通不足。此次訪問後,民建聯計劃就專業服務進入珠三角的一些具體事項,再組織專業人士到珠三角考察。

另外,我們在訪問中了解到,正在鼓勵創新和升級轉型的珠三角地區,對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服務需求很大,我們認為,在「先行先試」的政策之下,雙方可首先由知識產權的法律合作作為突破口,先打開法律服務進入珠三角地區的「小小門」。

3. 加強珠三角與香港的文化合作:訪問中我們了解到,珠三角地區多個城市十分注重文化產業發展,比如,廣州的珠江新城就興建了星海音樂廳,東莞也與北京的保利劇院合作,使北京的一些重要演出,可即時在東莞上演。民建聯認為,香港與珠三角在文化產業上的合作也具有寬廣的空間,可實現北京、珠三角以及香港的互動發展。

4. 推動檢測驗證的合作:香港特區政府推出的六大產業之中,檢測驗證是其中一項香港具有優勢的產業。此次訪問中,我們發現,珠三角許多城市對香港的檢測驗證產業有需求,原因是珠三角出口的產品,除了當地政府的檢測驗證之外,也需要第三者的檢測驗證。但是,目前,香港與珠三角地區在這方面的合作仍未展開,比如,東莞的松山湖正在建設的檢測中心,已引入法國等歐洲國家的檢測機構進駐,但卻未有香港的機構。民建聯未來也將推動雙方在這方面的合作。

5. 推動建立香港與珠三角的品牌:此次訪問中得到的另一個信息是,珠三角正在進行的產業升級,對建立品牌十分重視,他們認為,沒有自己的品牌,珠三角永遠是在為別人打工。所以,珠三角各市目前十分注重自己的品牌培育。民建聯認為,在珠三角地區的許多香港企業,以及香港本身的服務和產品,同樣需要建立自己的品牌,雙方政府可加強合作,建立共同推廣香港與珠三角品牌的平台,如產品及服務的推介會和展銷會,創造品牌。


 

新聞查詢:民建聯主席譚耀宗 (7770 0708)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