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匯報考察廢物分類設施

2005.02.21


(一) 考察後的體會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蔡素玉在本月19至20日,率領一個考察團到上海浦東區和無錫市,參觀兩個自動化廢物分類系統。我們發覺國內某些地方,如浦東在家居廢物處理方式上,已遠較香港更有效率、更環保、更先進及更便宜,香港確實有許多地方可以從中借鏡和學習。


民建聯認為內地在的廢物處理方面有比香港優勝之處,包括:


1. 現時香港政府處理一噸廢物須補貼數百元,相比內地部份地區只須補貼50元人民幣一噸,內地政府處理廢物的補貼明顯少許多;

2. 分類設施更能提供充足而穩定的回收物料,能支持附近地區的循環再造工業的發展,直接地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3. 內地分類處理設施每天可回收數以百噸計有用的物料,令地球的資料得以保存及循環再用;

4. 透過分類系統,能有效將有毒廢物,如電池,分選出來,再經無害化處理,以減少第二次污染的問題;

5. 經分類處理設施分選出來的不可循環再用的垃圾,由於含水量低,若透過焚燒處理,可有助提高焚燒效率,令焚化爐能維持長期處於高溫狀態,減少有毒氣體產生和能源的損耗;若直接棄置於堆填區亦可減少垃圾產生的污水問題。


(二) 上海浦東的廢物分類處理及堆肥設施簡介


該處理廠已在03年5月正式投產,每日處理廢物量1,000公噸,佔整個浦東區廢物產生量的一半。該廠首先透過降解菌群,將廢物經過約20天的發酵處理至100度高溫,能蒸發廢物內百分之三十的水份,同時起了消毒及除臭作用。


經過第一次發酵的廢物,會運往自動分類輸送帶,透過不同原理及技術,將廢物內的塑膠、電池、打火機、玻璃、金屬、木及磚塊等20多種物料篩選出來。絕大部份經分類後的物料,會出售給回收商。電池等有毒物質,則會進行無害化處理。至於包括廚餘在內的有機廢物,會再經約二十天的第二次發酵過程,轉化為肥料。


(三) 無錫的廢物分類示範設施簡介


該示範設施可每日處理500公噸家居廢物。該系統主要是透過用水,配合分類運輸帶的技術,將當中的廚餘分開出來。廚餘會用生化處理方式轉化為固體和液體肥料。


其餘廢物則利用大小不同的篩隔,將塑料(塑袋)、扁平包裝物料、較大件的廢物、較少的廢物分類。分類出來的塑料可轉為工業柴油;其他物料則可透過壓縮技術,轉化可燃燒的RDF燃料。


 

新聞查詢:立法會議員蔡素玉 (7770 0683)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