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問題樹木大搜查

2009.06.25


(一) 問題樹木大搜查


民建聯一直跟進與樹木有關的議題,也曾嘗試以議員私人條例草案方式,希望政府重點改善古樹名木的保護工作。自去年赤柱一名少女被壞死刺桐古樹壓死的慘劇,市民再度關注樹木保育的問題。我們近日不斷接到市民投訴,指多區出現問題樹木。


為了鼓勵市民關心樹木保育議題,做到全民參與,民建聯發起一個名為「問題樹木大搜查」的行動。市民若在地區發現一些有問題的樹木,例如有倒塌危險、修剪失當、缺乏護理或生長空間不足等情況,可以透過電郵或前往民建聯各地區辦事處,作出投訴。我們會將個案轉介至相關部門跟進,並定期公布搜集得到的個案,促使政府作出改善。


綜合已有的投訴個案,我們發現政府在樹木管理上的4大流弊:


1. 古樹名木疏忽照顧:沙田銅鑼灣村松嶺路三棵被列為古樹的樟樹,被工地包圍多年,旁邊又放置了垃圾筒和狗糞收集箱,樹底並出現樹洞,但政府多次的巡查都沒有看到問題,作出改善;

2. 危險樹木遲遲不理:火炭桂地街行人路,一棵樹木傾斜,康文署也認為有危險,卻只圍上印有“危險”字樣的膠帶,但遲遲沒有跟進任何鞏固或移除工作,任何危險樹木存在,威脅行經途人;

3. 投訴未獲正面處理:有西貢區議員曾經就位於路旁和居民附近的枯樹,要求部門清理,但由去年9月投訴至今,涉及部門均沒有回應;

4. 缺乏專業知識修剪樹木:位於中環政府合署對出的大樹,被胡亂修剪,整個樹冠被削去,現只餘下樹幹,切口並無適當護理。

(二) 民建聯改善樹木管理建議書


政務司司長領導的跨部門專責小組,正進行樹木管理的檢討。藉此機會,我們提出新建議,以提升現時綠化工作及樹木管理的成效。我們認為現時政府的綠化及樹木管理機制存在出現5大問題:


1. 以「綜合管理方式」的策略,出現權責分散的問題:不同部門對資源投放及政策優次出現不一的情況,形成管理混亂、互相推卸責任等問題;

2. 欠缺以樹木優先的規劃方針:綠化規劃上未有充分考慮樹木的生長因素,欠缺嚴謹的樹種及樹苗的選取工作;未有預留足夠的空間,也未有劃出樹木保護範圍;

3. 欠缺有效的專門的樹木管理法例:現時除了《林區及郊區條例》外,《郊野公園條例》、《公眾衛生及市政條例》、《刑事罪行條例》、《盜竊罪條例》,以及《古物及古蹟條例》也有條文針對破壞樹木的行為。同時,政府採用許多的行政措施,取代立法來管理樹木是不理想的做法;更重要的是現時並沒有任何法例針對古樹名木作出保護;

4. 管理工作透明度不足:現行的綠化督導委員會基本上是官方的架構,民間,以至非官方專家參與度不足;再加上現行上載網上的樹木資料極為不足,市民難以協助監察;

5. 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問題:現時樹木管理最為人垢病是前線管理人員專業知識不足,不是危險評估不足,就是矯枉過正,一砍了之,影響市民對政府樹木管理的信心。除此之外,現行從事樹木管理人員並未相關的專業要求;私營的樹藝公司也沒有規管制度,形成整個行業的質素參差。

(三) 建議


民建聯從管理架構、法規的制訂、增強工作的透明度及專業化發展四方面提出建議:


1. 在管理架構方面


建議設立“綠化管理專員”及“綠化管理委員會”,目的是改變現時「綜合方式」的樹木管理機制,將綠化及樹木管理的工作,交由新設的“綠化管理專員”負責統籌;同時,我們建議在專員之上設立包括非官方人員組成的法定綠化管理委員會,非官方成員必須包括,樹木學專家、樹藝界專家、園境規劃專業等,目的是善用社會不同專業的力量,提高樹木管理工作的成效。


2. 制訂綠化管理條例


目的是綜合現時分散不同條例的樹木管理法例外,新增有關涉及保護古樹名木的條文,並建議加強干擾樹木行為的罰則;


3. 加強樹木管理工作的透明度


1. 建立城市樹木資料庫,將主要綠化區及路旁樹作出登記,並上載於網頁上,讓公眾參閱;

2. 建議將古樹名木的健康狀況和移除原因等詳細資料上載於網頁上;

3. 建議在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撥出專項資金,讓團體申請舉辦與綠化管理及樹木護養有關的研究或活動;

4. 建議設立的綠化管理委員會需每年提交工作報告。


4. 樹木管理專業化發展


1. 建議設立樹木管理專業人員註冊制度;

2. 建議設立私人樹藝公司發牌制度,要求有關公司的員工須持有相關的專業技能,以確保服務質素;

3. 逐步提高政府樹木管理隊員工的專業要求,並為各前線員工提供培訓課程,獲取樹藝專業資格;

4. 建議設立專責隊管理古樹名木;

5. 建議與本港或海外樹木學專家合作,或在綠化管理專員下設研究職位,聘請具相關資歷的人士,因應香港環境就合適香港的樹種進行研究,並研究樹木檢查、保養,以至治療的方法。


 

新聞查詢: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克勤 (7770 0829)、民建聯環境事務副發言人張思晉 (9676 9884)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