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8
青年民建聯(下稱「青民」)在 12 月 17 日(星期四) 晚上,誠邀本聯盟李慧琼主席出席「青民名人飯局」,與一眾青民成員在區議員會選舉及雨傘運動後,首次進行對話交流,互相暢談過去一年社會上的大小事,並深思如何加大青年在社會上的角色定位及影響力,使青年正面向上,有所發揮。
對於區議會選舉後的社會情況,李慧琼主席有初步的觀察及分析 :
「不論我方陣營或泛民主派的情況,也有不少資深的區議員失利,的確反映選民對於區內需要求變、創新,給予機會年輕人的呼聲頗高。但從各選區不同黨派勝出的年輕參選人的選舉文宣分析,為爭取更多選票,所提出的政綱也是務實及貼近地區情況,而所投放的時間也必須要很多,即沿用以往的選舉策略模式,街坊對於候選人 / 當區議員要隨時『見得到,搵得到』,即要很努力方為勝選關鍵。此勝選方式大致上也切實反映今屆區議會選舉結果的實況。
當然,也有個別選區的情況不乎合我們以往認知的選舉策略勝選模式,我認為問題的關鍵是營運社區的工作模式是否『持續保持創新』。事實而言,選民在接收區議員地區工作的訊息渠道已漸進變更,社交媒體、網絡世界已是一個重要選舉宣傳方式,更可以說是各政治組織宣傳理念的『兵家必爭』之平台。今屆青民派出的多位區議會選舉參選人,當選者全部乎合選舉勝選的基本方式外,絕大部分青民當選者也是善用創新營運社區的工作模式。
因此,聯盟認為給予年輕人更多發展發揮的平台是為最重要。讓有志參政的青民成員感到希望,願意投身及貢獻社區,服務香港。這是民建聯今後最首要及最重要的發展目標。」
青年民建聯主席顏汶羽表示 : 「在區議會選舉及雨傘運動後,我們見到青年人的聲音需要在社會上得到重視。誠然,青年人對於社會需要求變是存有期望及希望,而求變絕非壞事,這更反映青年人熱愛香港這個地方,想為建設香港出一分力。
這次青民在區議會選舉的當選率為 65%,反映過去青民搭建了強大的平台,在繼續沿用過去的基本工作方式外,在不同層面的社區工作模式不斷嘗試不斷創作又不斷敢於挑戰,讓有志參與社區工作的成員得以有效發揮及感到希望,並為投身參政議政做好全面準備,這個成果是值得所有青民人為之驕傲。青民定會在今後繼續保持創意創新的風氣,也要令青年人認同加入民建聯是有所希望,有所作為。我們深信,加入青民,希望是一直都在,青民為你搭建平台。」
新聞聯絡:青年民建聯主席、觀塘區議員 顏汶羽 先生(6600 2511)、青年民建聯秘書長 羅崑 先生 ( 6180 20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