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對2020年的社會治安情況民意調查

2020.12.28

(一) 調查方法:

調查對象: 18歲或以上人士

調查樣本方式: 電話隨機抽樣訪問

訪問日期: 2020年11月27日至12月8日

有效被訪人數: 1045人*

*樣本按統計處2020年人口分佈加權處理

(二) 調查摘要:

香港去年受盡黑暴肆虐,各區出現堵路、衝擊警署、焚燒雜物、擲汽油彈、私了異見人士。市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得不到保障,亦不知暴亂局面何時終止。有鑒於香港亂局,全國人大常委會於今年6月制定《香港國安法》,亂港勢力因而收斂,街頭暴力明顯減少,法治和社會秩序逐漸恢復。在此形勢下,我們進行民調,了解市民對2019及2020年的整體社會秩序及治安的看法。調查共訪問了1045名市民。


是次調查結果反映,六成五受訪者認為2020年的犯罪情況嚴重,另有近六成認為今年整體社會治安不好。我們認為,今年的治安情況不好,是因為黑暴耗用了大量警力,以至攤薄人手處理其他警務工作,導致其他罪犯有機可乘,犯罪率亦大升,例如今年首8個月的劫案較去年同期大增近兩倍,而近日鄉郊發生多宗爆竊案件,亦與路面巡邏的警力不足有關。就此,我們建議委派更多特務警察處理非緊急警務工作,例如駐守政總及執行限聚令措施,以及檢討輔警的支援角色,例如恢復報案室落案的工作,藉此騰出正規警員處理嚴重罪行。


另外,調查反映高達七成人認為落實《香港國安法》有助大幅減少本港暴力事件,但大多受訪者仍然覺得今年整體治安不好,我們相信,這是由於市民對「法庭輕判暴力案件」的印象所導致,例如錯誤保釋造成罪犯潛逃,又或有法官讚賞擲汽油彈的罪犯「優秀」,以及馬鞍山縱火案被告被判無罪等,這些裁判的後遺症都會令到市民認為公義未能在法庭上彰顯,遑論感到2020年的社會治安有所改善。我們呼籲司法機關急需適切改革,參考外國經驗,包括英國及愛爾蘭,設立獨立處理投訴司法人員操守行為的機制及量刑委員會,藉此主動挽回市民對司法機關維護法治及社會公義的信心。


此外,市民意識到港獨勢力及攬炒思想仍然存在,例如早前有百多名人士借紀念「中大暴亂」一周年在校內遊行並展示港獨標語等,都令市民仍覺得今年的治安未有大太改善;面對此情況,逾七成受訪者認為應加強國安法教育,以提高居民的國家安全意識和守法意識,我們認為,這是廣泛的社會共識,就此促請特區政府必須加強國安教育,以及應全力支持警務處國家安全處的執法工作,包括擴大處理國安事宜的警隊編制及完善其裝備。


(三) 主要調查結果:

對2020年社會治安情況,六成五人表示犯罪情況嚴重,三成一人表示不嚴重(問題2)。


對於在公眾場合會否擔心表達個人意見時會受到暴力對待,近六成四人表示擔心,約三成四人表示不擔心(問題3)。對於外出時會否擔心遇到危害生命或財產安全的事件,近三成八人表示擔心,六成人表示不擔心(問題4)。


受訪者對今年的整體社會治安看法,有近五成九人表示社會治安不好,三成六表示社會治安良好(問題5);與去年2019年比較,有四成七人認為整體社會治安已較2019年好,二成四人認為較2019年差,近二成五人認為情況差不多(問題6)。


約七成一受訪者認為落實香港國家安全法後,有助大幅減少本港暴力事件,令社會恢復秩序,二成五受訪者不認同此看法(問題7);另外,近七成二人認同加強國安法教育,提高居民的國家安全意識和守法意識,二成四人不認同(問題8)。


展望明年,五成受訪者認為2021年的香港社會的治安會較2020年更好,一成四人認為更差,二成八人則認為差不多(問題9)。



(四) 分析及建議:

在是次調查,約有六成五受訪者認為今年的犯罪情況嚴重,亦有近六成認為整體社會治安不好,反映本港治安情況由去年黑暴至今仍不樂觀,當局必須作出檢討及提出改善措施;但另一方面,雖大多受訪者認為今年整體治安不好,但高達七成人認為落實香港國家安全法後,有助大幅減少本港暴力事件,令社會恢復秩序,這個看似矛盾的意見,我們相信或許是因市民對於「法庭輕判暴力案件」的深刻印象所導致,並且意識到港獨勢力及攬炒思想仍然存在;面對此情況,逾七成受訪者認為應加強國安法教育,以提高居民的國家安全意識和守法意識,我們認為這是廣泛的社會共識,就此促請特區政府必須慎重看待。


1. 加強打擊各項罪行


在是次調查,六成五受訪者認為今年的犯罪情況嚴重(問題2),以及近六成人認為整體社會治安不好(問題5),我們認為市民對社會狀況的觸覺及認知甚為準確。根據保安局的最新罪案數字,本港於今年首8個月共錄得42,526宗罪案,較去年同期的34,094宗大幅增加近兩成半,但整體破案率卻下跌7個百分點,為32.8%,在罪案數字飆升但破案率沒有相應增加的情況下,本港社會治案情況令人憂慮。我們此情況的主因是黑暴自去年6月起發生至今,耗用大量警力維持秩序及調查相關罪行,以至攤薄人手處理其他工作,從而導致其他罪犯有機可乘,其中,劫案罪案由去年首8個月的73宗便大增至214宗,增幅近兩倍,而近日鄉郊亦發生多宗爆竊案件,我們相信與警方的路面巡邏不足有關。


另一方面,港人因疫情大多留在家中,因而改變了罪犯的犯罪模式,例如網上購物的詐騙案從去年上半年的1084宗增至今年上半年的4046宗,增幅為2.7倍,損失金額亦從1330萬增至8880萬。此外,不少青少年因學校停課或限聚令而在家上網,罪犯亦更多地透過網上社交媒體詐騙青少年或引誘他們犯案;據警方數字,今年首9個月共錄得616宗「裸聊」騙案,較去年同期的139宗,上升477宗,升幅超過3.4倍,當中最年輕的受害人只有12歲。此外,首10個月因涉及毒品案件而被捕的21歲以下青少年亦有390人,較去年同期上升一倍。


面對罪案急增問題,並騰出警員加快處理嚴重罪行,我們建議應委派特務警察更多地協助處理其他日常警務工作,例如駐守政府總部,並因應現時疫情嚴峻,加強執行限聚令措施包括協助巡邏及檢控等工作;此外,委派更多特務警察巡邏劫案黑點及鄉郊爆竊嚴重的村落,增加曝光及阻嚇性,以減少罪犯企圖犯案的意圖。


輔警作為警隊的重要資源,而2019/2020年度報考輔警人數上升92%,輔助警隊最終聘用223輔警,創5年來新高,我們認建議在輔警人手供應充足下,應多加善用,除依靠他們協助巡邏工作外,亦可協助駐守警署;同時,由於輔警來自各行各業及各階層,輔助警隊應鼓勵輔警多以個人身份,透過其社交網絡,轉載防止罪案例如詐騙或網上罪行的資訊,讓防止罪行的資訊獲得更廣泛的宣傳成效。


另外,黑暴時期的各項示威遊行引發的警隊執法爭議,以及有組織的抹黑警隊行動,導致警民關係跌至谷底,我們認為,警隊應繼續做好警民關係工作,包括增加與社區及青年團體的聯絡,講解警隊維持治安的天職及必要性,以增加溝通及互信;此外,我們相信一警一攝錄機有助減少執法「羅生門」事件,亦能防止警民互相挑釁的情況,對公眾及執法人員都有利,而據悉,警方目前已有超過一萬部隨身攝錄器材,理論上已可讓每名軍裝警員出勤時配備,然而,就我們日常接觸所見,並非所有前線警員均配備攝錄機巡邏,就此,我們呼籲警隊應盡快全面落實一人一機。


我們認為,維護香港社會治安,人人有責,故此呼籲每位市民亦要肩負維護社會治安的職責,遵守法律之餘,亦要對違法行為零容忍,勇於舉報罪行,以及積極協助警方查案;此外,由於市民最熟悉當區情況,我們鼓勵市民多利用警隊的網站及社交平台,向警隊提供改善當區治安的意見。


2. 堅守法治


我們認為,民調反映逾七成人認為香港國安法有助減少暴力事件(問題7),但近六成人仍認為香港治安不好(問題5),這個矛盾的看法,是由於市民對於「法庭輕判暴力案件」的深刻印象所導致。我們認為,建立社會的良好治安環境,令市民生活及出行感到安心,不單依靠專業盡責的執法部門,司法部門如何彰顯公義、公正審訊,確切幫助受害人伸張正義,亦同樣重要;然而,自去年黑暴肆虐至今,無論是律政司或法庭在處理黑暴案件的手法及態度,都令市民感到不滿,亦因而難以對社會治安感到安心。


反修例事件引發的連串暴亂至今已有年半,儘管警方自去年6月9日至今年10月31日共拘捕10148人士,但律政司至今只檢控了2325人,檢控率只有23%數字;不少案件更從拘捕到檢控程序花近一年或以上。我們認為,拖延檢控的後果會因證人的記憶漸漸模糊,變相放生犯罪者。當違法行為得不到立即懲治,暴徒只會更大膽犯案,市民只會對社會情況更感不安。


更令市民憂慮的,是部分法官處理多宗黑暴案件都作出輕判或裁定無罪,更對證人和被告存著明顯偏見。有法官讚賞擲汽油彈的罪犯「優秀」已令社會譁然,尚有更多稱讚或同情暴徒並輕判的個案未能盡錄,更值得一提的是馬鞍山縱火案,受害人李伯只是表達意見,竟被燒成「火人」,但被告卻被判無罪。這個裁判的後遺症,可從我們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到。儘管2020年市民遭私了的情況不及2019年般嚴重,但仍然有近六成四受訪者擔心在公眾場合表達個人意見時,會遭受暴力對待(問題3),這個民意不難想像是由於公義未能在法庭上彰顯,遑論令市民感到2020年的社會治安有所改善。


我們十分關注市民對法庭維護公義日漸失去信心的問題,就此呼籲司法機關急需改革,包括開設24小時法庭加快審訊,對黑暴違法者早日繩之於法、從嚴處理涉及黑暴案的被告人的保釋申請,以及參考外國經驗,設立監察司法委員會及量刑委員會,藉此主動挽回市民對司法機關維護法治及社會公義的信心。


此外,我們建議律政司必須嚴肅處理黑暴案,增加刑事檢控人手及調整內部檢控工作,以便加快進行檢控,並同時就有明顯輕判或錯誤解釋法律的案件,積極提出上訴,以增加市民對律政司維護法治及治安的信心。


3. 加強國安工作


高達七成受訪者認為香港國安法有助減少暴力事件,但近六成人仍認為社會治安不好,我們相信另一個原因是市民意識到港獨勢力及攬炒意識仍然存在,故此,市民對2020年治安情況的憂慮仍未完全減褪。


事實上,香港於2020年雖受疫情影響,並實施社交距離,但港獨及本土分子仍無視散播疫情的危險,不定期地在不同地區舉行所謂的快閃非法示威,聚集大量人群叫口號;此外,他們於6月期間,又藉反修例事件一周年,在各處舉行大型非法示威及集會,每個場合都有數百至數千人參與。而中大上月舉行的網上畢業禮,仍有百多名人士借紀念「中大暴亂」一周年,在校內遊行、破壞校園及展示港獨標語。


由此可見,是次調查反映市民深明黑暴勢力仍未被完全消滅,港獨及攬炒分子繼續潛伏各階層,並借不同事件繼續破壞「一國兩制」,挑戰法治,威脅社會治安,亦因此,逾七成受訪者認同加強國安法教育,提高居民的國家安全意識和守法意識(問題8)。


我們認為,自落實香港國安法,當局就其必要性及重要性均在不同層面進行解說,並透過電視節目,向市民廣泛宣傳國家安全概念,我們十分認同相關宣傳教育的工作,同時,基於國家安全不僅涉及政制、法治及治安,經濟、文化及網絡安全等不同政策範疇都涉及到國家安全,因此,我們期望推廣及維護國家安全的政策,必須由整個特區政府團隊共同參與。


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及責任亦必須從小培養,就此,我們建議將通識科正式命名為「通識與國民教育」,以確立此學科在教育國安法和認識國情教育方面的使命及目的;同時,為老師提供充裕的學術支援和足夠培訓,包括安排定期與內地老師及研究國家安全課題的學者交流,確保本港老師正確認識及了解國家安全,從而能向學生灌輸正確觀念。


此外,香港國安法能否有效落實,加強市民對社會治安的安全感,仍要依靠專業及高效的執法部門,就此,我們敦促當局必須全力支持警務處國家安全處的執法工作,包括增撥資源、增聘人手,以擴大處理國安事宜的警隊編制及完善其裝備,藉此有效防範、制止及懲處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及活動。

 

附件:社會整體治安民意調查數據

 

新聞查詢: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克勤 (7770 0829)

民前建聯立法會議員周浩鼎 (3703 9870)

前輔警總督察胡健民 (9335 0863)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