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就政府成立醫院管理局檢討督導委員會 衞生事務發言人陳恒鑌回應

2013.08.21


政府今日宣布成立醫院管理局﹙醫管局﹚檢討督導委員會,全面檢討醫管局的運作,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恒鑌表示歡迎,並期望新成立的督導委員會能因應本港人口結構的轉變、人口老化等社會情況,在診症服務、人手編配、聯網安排及藥物名冊等四個範疇作出深入的檢討,提出優化建議,以提升本港公營醫療服務的質素。


身兼民建聯衞生事務發言人的陳恒鑌指,醫管局自1990年成立至今,一直擔當全港公營醫療服務。隨著人口老化,近年本港市民對公營醫療的需求日益俱增。雖然醫管局適時增建醫療設施,並改善服務,但仍然未能趕上現時社會的需求。他舉例說,現時普通科門診的籌額不足,導致未能預約門診的求診者轉住急症室求醫,以致出現急症室「迫爆」問題。各區專科的安排與籌額亦有嚴重不足的情況,以致病者輪候時間長,影響病情。


陳恒鑌議員又認為,即使近年有新醫院及新服務投入,但醫護人手不足及分配不均亦影響服務。以北大嶼山醫院為例,雖然將於本年第三季開始投入服務,但由於位置偏遠,加上醫管局未能聘請足夠的醫護人員,以致首階段只能提供有限度服務。陳恒鑌議員期望,督導委員會能夠以新思維應對現時醫管局所面對的困難與問題,並考慮在薪酬、晉升機會、緩解工作壓力等方面增加誘因,吸引醫護人手前往新醫院服務。


各區人口分佈及發展亦影響醫管局的資源及服務安排,以黃大仙區為例,現時有三個醫院聯網支援,一街之隔,求診的市民可能會被送往不同的聯網,相當混亂。陳恒鑌議員表示,為使公營醫療服務更能針對不同地區的需求,督導委員會應全面檢討現時醫院聯網的劃分,以及就地區的需求改善服務及相關配套,讓市民大眾能夠繼續享受優質的公營醫療服務。同時,亦應採取措施,優化及提升藥物名冊種類,讓更多病者可以有更多藥品選擇改善身體狀況及治療效果。


 

新聞查詢:立法會議員陳恒鑌 (7770 0555)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