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17
民建聯一直關注新界新發展區的土地規劃,於2008年先後就此發表了兩份《新界整體發展策略》研究報告,提出了民建聯對理想規劃的六大原則,包括:以人為本、可持續及環保的發展、豐富的城巿設計元素、綠地及水景的結合、社區的平衡和諧發展,以及與周邊地區的融合。政府最新的建議,吸納了民建聯的大部分發展概念,令人鼓舞。
當局今次降低了新發展區的發展密度,公私營房屋比例較平衡、引入階級式建築群,並規劃了不少的綠化、休憩和康樂用地,而粉嶺北亦會以河畔巿鎮為主題,並沿梧洞河建設河濱公園,更與民建聯去年的研究建議同出一轍。
政府今次的建議只屬較初步的規劃意向,由於三個發展區都會是混合型的發展,三區都會作住宅及其他用途,我們希望當局日後能進一步解釋,三個新發展區在功能上,可以如何互補和配合; 而位處東、西的古洞北和坪輋/打鼓嶺,可以如何配合落馬洲河套區和蓮塘/香園圍口岸等邊境禁區的發展,我們希望這些地區無論在交通、人流來往,以至功能上都可以有機地結合,產生最大的效益。
另外,我們關注到當局將在古洞北引進科研發展,坪輋/打鼓嶺亦會預留土地作特殊工業發展,當局應該進一步解釋這兩個規劃的具體內容,以及古洞北在引進科研同時,會否有相關的工業配套以作產業鏈式的發展; 當局在粉嶺北會預留土地作污水處理廠的擴建之用,我們期望有關擴建不會影響主要作住宅用途的粉嶺北地區。
整體而言,我們觀迎政府是次的規劃建議,並期望當局能進一步釐清當中具體內容,使社會可再作深入的討論,同時應做好公眾諮詢,避免發展規劃脫離社會期望,最終影響規劃的落實。
新聞查詢: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兼發展事務發言人張學明 (7773 9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