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26
一) 建立無線城市的原因
香港的電腦普及情況,近年有高速增長的趨勢。據統計處資料顯示,本港家庭擁有家庭電腦的比率,由98年的34.5%,大幅增至06年的71.7%(統計處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27號報告書, 第24頁)。在家中擁有電腦而又能夠接駁互聯網的比率,更高達93.6%(第25頁); 在家中擁有電腦而又能夠接駁互聯網的家庭中,透過寬頻上網的比率,高達97.9%(第35頁)。 由此可見,本港住戶的?頻上網滲透率,基上已達到最高水平。另一方面,本港近年亦十分著重發展流動電話 3G 網絡。據報導,本港目前的 3G 服務用戶,已超過一百萬。
香港在上述兩類資訊科技的使用,雖有不俗的發展,但對於近年在全世界均著力發展的無線上網技術,例如「 Wi-Fi 」、「 WIMAX 」等,發展速度卻遠不如其他競爭對手。以 「 Wi-Fi 」無線上網為例,據政府資料顯示,本港目前僅有 1000 多個「 Wi-Fi 」無線上網熱點,其中可供市民免費使用的,更 寥寥 可數,較多市民知悉的,僅得機場客運大樓以及接機大堂的一個「 Wi-Fi 上網區域」。使用供應商提供的「 Wi-Fi 」無線上網服務人數,至今仍然只得數千人。
政府對於無線上網的政策,堅持市場主導為原則,由市場力量推動業界作商業投資。相對區內競爭對手新加坡及台灣,由政府主導推動無線上網發展,香港實在是有所不及。
此外,業界要在公眾地方設立熱點,除了要向電訊管理局申請牌照, 還可能涉及路政署、運輸署、康文署等不同政府部門, 需分別向不同部門申請,但各部門現時並沒有相關政策作依據處理。煩瑣的申請程序,嚴重影響業界在港投資無線上網的意慾。
若香港不改變過去的政策方針,積極推動無線上網發展,不出數年,將落後於主要競爭對手,香港亞洲電訊樞紐的地位將受到威?。民建聯認為,政府應化被動為主動,積極推動市民使用無線上網,同時要採取措施鼓勵及方便業界投資,將香港建立成無線城市。
二) 建立無線城市的作用
政府應將推動無線上網視作基建投資, 令企業、學校、政府各部門、各公共機構、廣大市民以至來港訪客,能置身於隨時隨地可進行網上活動的無線城市,既可提升香港的競爭力, 對香港長遠發展亦有莫大好處。
對商界及個人而言,企業可隨時隨地與世界各地客戶接觸, 刺激商業發展。而市民使用互聯網的方便程度上升,既有助提高網上交易的普及,亦可利用互聯網獲取更多資訊,或透過網上學習,作個人增值。
對政府而言,遍佈城市的無線寬頻網路,可為公共安全、交通等具城市職能的政府部門,提供隨時隨地的寬頻網路接入,以提高重大事件的快速反應和處理能力。一旦發生重大事件或在緊急狀況下,政府部門也能提供快速、及時的救助服務。
對香港而言,完善的無線上網基礎建設,將鼓勵更多人進行開發應用研究,帶動創意工業發展。此外,圍繞無線網絡的各類衍生服務將層出不窮,為企業創造更多發展機會,創造就業。
三) 民建聯建議
政府早前表示為鼓勵業界投資無線上網,正考慮開放政府設施(如電燈柱、路牌、天橋等),以象徵式收費供業界租用作安裝發射點,以及加快審批程序,可見政府開始正視近年的世界發展趨勢。但民建聯認為, 政府應扮演更積極的推動者角色 ,為建立無線城市,投入更多資源。
1. 在政府處所設立免費無線上網熱點
政府應撥出資源,在政府各辦公大樓、各大公園、圖書館、大會堂、各類展覽館等,建設無線上網熱點,供市民免費使用,以培養市民使用無線上網的習慣。由於需求增加,將可推動業界投資,加快本地無線寬頻市場的發展。
2. 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
政府應制訂推動無線上網發展的政策,並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建議跨部門工作小組由電訊管理局率領,負責統籌 在政府處所設立免費無線上網熱點的工作進度,以及負責就開放公共設施協調政府各部門,提供一站式服務以簡化申請手續,方便業界投資。此外,跨部門工作小組要定期檢視全港各區的無線上網熱點分布,有需要時進行調整,以縮減數碼鴻溝。
3. 研究政府與業界合作
在推動無線上網方面,有不少地區是由政府與業界合作發展,而且成效顯著。建議政府參考其他地區的成功例子,積極研究政府與業界合作的可行性。
新聞查詢: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曾鈺成 (7770 0161)、民建聯資訊科技政策副發言人楊漢成 (8200 3824) 、鍾樹根 (2897 6862)、趙志豪 (9727 6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