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支援港中小企和青年參與內地發展

2018.01.31


本港中小企近年面對經營成本大幅增加、勞工福利一再提高等等,令經營環境困難,加上最近中美之間爆發貿易摩擦,並預計會是曠日持久。令人寄望應藉內地推動經濟發展策略,包括「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和「一帶一路」,使有志創業的年輕人和本港中小企能參與其中,讓他們得以在新的領域開創和發展事業。


雖然各界一直鼓勵年輕人參與國家經濟騰飛的機遇到內地發展,但單人匹馬北上,畢竟人生路不熟,很需要多方面的支援。故此針對這問題,香港青年聯會與民政事務局合作推出「深圳創業服務試行計劃」,選出位於深圳南山區、羅湖區和福田區的創業培育基地,試驗為期6個月,申請者年齡必須為18至35歲的香港永久居民。


最新情況是主辦方已從40個計劃的申請中揀選了8個進行試驗,協助他們在內地申請開設公司、銀行戶口、申領相關執業牌照、申請當地創業優惠和物色合適的辦公室等,更重要是協助這些企業融入內地的有關行業團體和協會等,真正打入他們的圈子,有助其開拓業務和發展。


申請數目顯示試驗計劃很成功,其中重要的經驗是需要特區政府的大力支持,才能容易得到內地相關地方政府的配合,除此之外,亦需要非政府組織(NGO),特別是對內地情況較有了解的,能為在內地創業者提供協助,否則可能是事倍功半。期望政府當局能善用不同的資源與民間團體舉辦更多類似項目,令政策措施更靈活地推行,待試驗計劃成功可進一步推擴至更多不同地點,以及擴闊至不單年輕創業者,也可以是中小企業同樣能受惠。


此外,有關「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領有傳快將出台,我們當然密切期待。而另一個關注是「一帶一路」的倡議,對中小企而言涉及的國家數目之多和土地面積的遼闊,有點令人不知從何入手之感,但縱然是有能力參與的大企業過去亦是由小企業開始,所以「一帶一路」要實踐成功,應有各方參與,包括中小企在內。


特區政府在推動「一帶一路」的工作上針對中小企所需要的做得不足,中小企有需要獲得多些相關資訊內容,當局在制定有關措施政策時應多與商會聯繫,並應顧及中小企的實際需要。當局亦應進一步加強與東盟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政府部門的溝通及協調,每年組織初創企業、年輕人及聯同內地大灣區及上海等地企業到訪考察。另外,將「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和「工商機構支援基金」的市場涵蓋範圍擴大至包括東盟以外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使得中小企以及初創企業在這些國家得到推廣和獲取更大商機。政府應主動與東盟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尋求經濟合作計劃,開發產業園區,助港企「走出去」,提高投資、貿易及業務多元化的程度。


期望透過與內地配合的種種不同政策和措施,有助中小企和年輕人在事業發展上有更大發展空間,對經濟有更大裨益。


 

刊於 文匯報 黃定光 立法會議員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