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政府總部選址研究報告

2005.10.02


民建聯自提倡在東南九龍(舊啟德)興建政府總部後,社會上對這問題有不少回響,亦引起廣泛討論,當中有不少值得參考和深入研究的建議。民建聯較早前曾提及,正就新政總部選址進行研究,今日主要是向各位發佈該報告的內容。


香港是個彈丸之地,一向以來發展非常集中,金融區非常擁擠,缺乏推動多核心區的發展。政府是否需在城市規劃上有較通盤的考慮、擬備策略性功能的分區發展計劃,令香港的營商環境、市民的工作和居住環境有較顯著的改善?因此,政府總部的選址,是否不應單從政府行政、形象上的需要去考慮,而是需針對現時本港面對的城市規劃問題去作選擇。民建聯的研究,並沒將政府總部的遷徙孤立來看,而是嘗試從香港通盤的城市規劃、長遠整體發展的需要,去檢視一下添馬艦是否最佳之選,有否其他更適合的地點 ?


東南九龍與添馬艦的比較


搬遷政府總部是個爭議性很大的議題。民建聯同意將政府總部遷離核心區。至於遷往何地?過往社會上提出的地點不少,不能細加比較,現只集中討論添馬艦和東南九龍。


經分析後,結果發現,如興建新政府總部,東南九龍比添馬艦有以下9大好處:


1. 優化香港整體城市規劃,促進多核心區及較均衡的發展,提升港人的生活質素。過去香港發展側重於港島中區,如果政府總部遷出金融核心區,一來可提供土地以擴展及增加金融區的空間,二來且更重要的是帶動其他次核心區或新區的發展,使香港在城市規劃上有更均衡的發展,並為香港提供更多的發展空間、降低都市密度,從而提升香港的營商環境、市民生活質素,有助香港邁向一流現代化國際都會城市。這亦符合香港市民的普遍訴求。


2. 擴展及增加金融區空間,降低該區建築密度。政府可騰出珍貴的添馬艦地皮,以擴展及增加金融區空間,降低該區建築密度,並可將中環至灣仔的金融商業核心區連接起來,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3. 減低金融核心區的交通流量。政府不在添馬艦興建政府總部,並在出售騰出的中區及添馬

艦地皮時將其地積比率降低,便不會出現如運輸署預測的情況,至2016年每小時出入中 區的車流量將增加達1,100輛。


4. 可帶動東南九龍發展,加快鄰近舊區(如九龍灣、新蒲崗、九龍城、馬頭角、土瓜灣)重

建,從而使東南九龍成為一個重新興旺的地區,提升該區的土地價值,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並重建該區市民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5. 政府總部有可持續發展空間,更能切合香港未來發展需要。

6. 由於近82%市民在九龍及新界區居住,如果將政府總部設於東南九龍,將可方便市民及公

務員。

7. 庫房亦可多收66.5億元。政府若放棄在添馬艦建政府總部,而將其地皮公開拍賣,根據中

原測量師行的估價,按民建聯建議只拍賣其中的1.5公頃土地計算,庫房可獲166億元, 而東南九龍地皮(2.2公頃)則為99.5億元,兩地皮價值相差 66.5億元。換言之,庫房可多 收66.5億元。

8. 但我們認為,政府總部不應選址添馬艦,而應選址東南九龍,主要是基於首六項優點,而

非單純從地價收益著眼。而以上的賣地收益只是估算,實際金額仍須視當時市況和地積比

率而定。

9. 創建東南九龍新地標,增旅遊景點 。

10. 保安

不少人擔心,如選址東南九龍,將會出現影響形象、不能盡快創造職位的問題 。


若選址添馬艦,初期在接待外國官員或賓客時,相信會比選址東南九龍較有體面。但萬事均有個發展過程,舊啟德的一大片空地正重新規劃,百物待舉,相信在現代化城市設計的協助下,東南九龍政府總部周遭環境的可塑性將更高。加上沙中鐵路線一旦落實,馬鞍山至啟德至銅鑼灣和中環網絡經脈的打通,將有助催生出九龍一個新地標。而國際不乏政府總部遷至核心區外,例如東京、馬來西亞、中國各地政府如蘇州、南通、揚州、成都、深圳、珠海、西安亦紛紛遷出核心區。此外,特首和司局長亦可於禮賓府接見重要外賓。 


至於盡快提供就業機會,建造新政府總部或打造新政治行政中心,是百年大計,錯了便不易回頭,不能貪一時之便,須顧及本港長遠整體規劃及發展的需要;而且添馬艦政府總部亦非創造就業唯一途徑。


添馬艦地的用途


近年,在城市規劃設計上,已愈來愈著重更多的空間、綠化帶。有鑑於此,民建聯建議4.2公頃的添馬艦土地,除了其中1.5公頃作商廈用地,其餘的2.7公頃全部作公眾之用,增加綠化帶和休憩地方;此外,政府應降低金融核心區建築物的地積比率和限制高度,以減低該區的建築密度。


政府應盡量減少於添馬艦維港海旁興建道路,改而建設一條貫通中環至灣仔的海濱長廊及市民廣場,讓市民及遊客能走近和擁抱維多利亞港,共享維港的優美景色。在維港海旁的海濱長廊及市民廣場,可舉辦或設置不同形式的公眾文化和消閒如小型展覽等項目,特別在晚間,不妨舉辦嘉年華會、派對、設置露天茶座等,讓市民及遊客能多一個集會消閒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