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8
運輸及房屋局公布《長遠房屋策略》周年進度報告,未來10年總房屋供應目標為43萬個單位,較上一年度公布的供應目標少2萬。公私營房屋供應比例維持在七三比,公營房屋供應目標為30.1萬個。有關報告既無增加土地供應,房屋供應數目不增反減,柯創盛對此感到極度失望,並批評政府已經忘記《長遠房屋策略》的初心。公屋輪候時間遠遠超過3年的目標,樓價一飆再飆,年青人租不起也買不起。在這樣的情況下,仍調低房屋供應目標,是否自欺欺人。
柯創盛亦表示,即使是調整後的目標,政府都隨時可能「交唔足功課」。從繁複行政程序、土地改劃、平整工程,到撥款進度、建屋快慢,環環緊扣,都可能影響最後房屋單位落成量。目標已經縮減了,希望政府可以抓緊行政程序,保證一定要完成目標。
脫離土地供應,講房屋供應,只能是空談。民建聯一直強調,要全面增加公私營房屋供應,政府一定要大刀闊斧,解決土地供應問題。民建聯一直要求政府多管齊下,包括開展明日大嶼計劃、公私營合作計劃和引用《收回土地條例》,開拓土地,增加房屋供應。政府似乎一直未有大動作,民建聯對此亦表示失望。住屋是香港最大的民生議題,希望政府在此議題上能顯示出其應有的承擔與魄力。
新聞聯絡:民建聯房屋事務發言人、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主席 柯創盛 (9266 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