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欲覽西洋駛西紙 巴黎巴塞總相宜

2017.02.11


西紙,原是指港紙。本文泛指歐羅。


農曆新年期間,筆者以INED的身份參加了一家上市公司的員工西洋遊,主力在巴黎和巴塞隆那。途中也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住了一晚,目的是讓參加者適應天氣和減少疲累。大團連家屬有二百多人。分成六團,各有導遊和領隊服務。


在香港出發前,領隊在茶會上不斷強調注意安全,人身的保護及錢財的安穩尤為重要。此外,恐怖襲擊也是要提防的,但防不勝防,只能靠提高警惕,莫往有疑點處或人擠處走便是。


最好穿上一件阿伯最喜歡穿的口袋多多的打獵裝,外有四五個袋,內也有兩三個,方便袋證件及現鈔。現鈔必須按面值分成多份,放在不同的口袋,好避免付錢買東西時一大疊拿出來找換,財不可露眼也。幸好此行是在歐洲,都是用歐羅,處理不難。


家庭成員之間最好每人一包大小鈔票。衣服也要放三幾件在其他成員的包中。萬一丟失了一件行李,還有可替換的項檔。


領隊又說現在的亞裔人尤其是中國人,是不法分子最喜歡下手的對象。一是他們慣於以現鈔購物,故身上必有大把銀兩;二是他們習慣狂購,一買一大堆,故身上的寶藏必然可觀。還有就是他們大多言語不通,也怕麻煩,吃了虧便認倒霉算了,不想惹來難處理的煩惱事。否則一經惹上警察的介入,問起來龍去脈,那來的大把銀紙?要提出證明時只怕悔之莫及。


領隊又說,為了加強防範意識,需留意站在你身旁三米之內的陌生人,他們可能就是賊人。央你買東西的,或手裏拿着什麼請願表格要你簽名支持的,會趁你注意力不集中時發難。其手法已達神偷境界,不可小覷。


可是防範歸防範,一不留神,兩個團友便中了招:


第一位喜歡照相。去到邊照到邊。當時他在人頭擁擁的巨型百貨商埸內的店前街道上調較鏡頭,有個人真的拿着一張看來是要人簽名支持的東西走過來,嘟嚨了兩句。他是個慣於養尊處優的人,恃老賣老,伸出右手撥開那東西,還向此人略示怒容。轉頭一按左邊口袋,手提電話不見了!對方大概就是藉惹怒了他,注意力自然分散了,另一個潛伏在旁的人出手,得米!


另一個購買了一大堆東西,放在公司給的一個大紙包中。大概貨物已堆到頂了。意猶未盡,再買了一個小錢包,隨意放在頂面。人一擠,錢包不見了。


那天在巴塞隆那參觀聖家族大教堂。此教堂是建築怪傑高廸的作品。聽說是建了過百年仍未完工。但是時代變了,建好後不一定能討好所有參觀的人。例如正門是傳統的精美浮雕。後門卻以現代化的抽象手法表達。或者這正是宗教人士說的,信眾以何身得渡,神就示現何身作引領麼?


隨眾乘升降機上樓,好像是四樓,再走樓梯下來。樓梯是在塔狀的建築物之內。轉着轉着走,加上塔內無電燈,只靠外面自然光,偶然遇上幾級石級有濕痕,連忙大叫後面之人小心。轉着轉着,有類在美國自由神像裏面走的感覺,只是時間短一點。


最後幾天在巴黎停留。節目安排去羅浮宮、聖母院及凡爾賽宮等必然項目。


羅浮宮是沒得說了,只是逗留時間太短。入內參觀的人數相信經過精心安排,整個過程沒有擠嚷,很少聽到甲隊與乙隊導遊交差相疊的聲音。也不見遊人排長龍為爭一口氣,各不相讓爭着照相。


參觀完巴黎聖母院,想着順人潮到那個門口出去,但見有幾個荷槍實彈的警察趕人們到另一門口去。一出門,到了另一個橫街。再走回原來的教堂門前,又有警察在眼前。一個女警平托着步槍說:「到前面去吧!Be careful」! 態度友善。


信息通暢的團友收到料了,原來有恐怖份子襲擊羅浮宮!我們已離開現場了,人皆額手稱慶!


早兩天參觀巴黎鐵塔。原說上塔前要檢查隨身物品,如大小包包等。想着實乃應該。排隊去到檢查點,筆者匆忙之間拿出一張之前在巴塞參觀奎爾公園的入埸劵,門衛還未看清,揮揮手便過了。後來筆者又在口袋中找出登塔之劵子,已無作用了。比起來,我們在香港觀看賀歲波時,大球場的保安檢查來的還要嚴密。


最後一天參觀了餘下的一些名勝,如巴士底監獄原址。中學時有讀世界史的應知1789年爆發的法國大革命對時代之意義。現在香港學生連中史都不想學,還談什麼世界史!小兒當日在巴塞,進入售賣球會產品的店中,手拿球衣、頸巾、帽子及錢包等,排隊付款時笑得合不攏咀!


遊此兩名城,財散人安樂!但願天生我才必有用,西紙散盡還復來吧!

 

刊於 信報 香港執業會計師 馮培漳

تعليقات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