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4
友好會計師傳來一份電郵,標題是:「中國人早晚死在中國人手上」,﹝http://mp.weixin.qq.com/mp/appmsg/show?﹞閱之幾乎當堂嚇死!復想起唐代詩人李白《行路難》詩中「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之句,更感淒然。
此文內容報導內地的黑心食物製造者們想盡千方百計,為了賺錢的共同目標走到一起,但求省成本,不惜用違法且害人的手段,把有毒的工業原料用於炮製吃進人肚內的食物,包括橙、瓜子、黃酒、泡菜、馬肉充牛肉、陳醋、餃子、毒米、香腸、注水牛肉、毛髮醬油、米粉、粉絲、腐肉豬油及黑木耳等。此等食物銷向全國各地,受害者相信不在少數。
回想改革開放初期,涉足內地事務者包括專業人士和有意投資者都應「捱」過「過咗鐘無飯開」的苦況。原因是那時條件仍未完備,官卻說要速速搞。飲食行業的國企私企的工作人員,不管是賓館、餐廳還是街頭小店,意識仍在吃大鍋飯之階段。夠鐘收工是十分自然的。
那時節,不少北上尋找商機者需自備八寶對付,例如先在家弄好一些鹹菜,如雪裏蕻青豆或榨菜肉絲之類,用個類似咖啡伴侶的瓶子裝好,再帶上一些即食面,那便可保隨時有嘢食了。
有一次隨西安一家大型國企去芬蘭的赫爾辛基參觀并作可行性研究的資料搜集。那時外匯和舶來品仍是極短缺的。內地出訪者為了盡力節省外匯,好把省下來之款盡量購物帶回家去,多選擇在酒店房內自煮食,主要是即食面,也有煮飯者。入其房即聞腊腸之香,不禁垂涎欲滴!
其實我們對此也不需作何褒貶。記得《信報》副刊中某專欄之作者也寫過,與友人遊中東時,帶備電飯煲、米和腊味。初時被人笑話婆仔。過不了幾天,大家對當地食物有怨言時,均轉態表示對其人之早有準備羨慕不已。
經過幾十年的經濟改革,不少人都富起來了,酒店餐廳滿街都有,食物供應廿四小時不絕者更多的是。可有想過北上者現在可能又要自備食物食自己了?
近讀朱維錚教授著的《重讀近代史》﹝中華書局,2012年6月初版﹞,述說晚清政府如何慘被列強強行逼迫輸入鴉片,一方面荼毒國人,使之成為全無抵抗力之病夫,「槁人形賅、蠱人心志、喪人身家」;復要割地賠款,掠奪白銀,使中國經濟破產,從此不振逾百年!
回說上文之有毒食物,內地的負責機關,明知此類不法奸商長期以此為業,報章報導已是無日無之,為何就是視如不見,不積極監管或取締不得力?長期向國人供應此等有毒食物,與洋鬼子迫吸鴉片何異?而且,這也不光是食物供應而已,後續的醫療照顧和對公共衛生的影響更堪注意。或者有人覺得這是自己人關起門來毒害自己人而已!與外人無涉,白銀也沒有因而流到異域,都是在國人的戶口之間轉賬,故不以為過?
有時不禁想,這些不法商人到底是不是光為了賺點錢便幹出此等傷人害理之事?還是別有歪心,早就賣身投靠了敵對勢力,收受了那些一心要中國人不好過者之黑心錢,要通過長期的有針對性的下毒,處心積累要徹底打垮一代國人的健康,使中國到有需要時,無兵可用、無人可使、無物可食?
習主席巡視軍隊時說要有打仗的準備,而且是打勝仗的準備。如果國人尤其是人口最眾的低收入一群,其平常吃食都是這類毒東西,仍不自明其祸害,負監管責任者視若無事得過且過,大家搵到食皆大歡喜!將來要打仗時,招不到可用之壯健青年當兵,是誰之責?
現在國家富強了,食物供應早已是過剩。多豪的筵席都食得起!公家及得乘改革之風發了大財的私人企業主,應可在此方面合力做點利國利民之事,例如一起或各自出錢投資包辦,循合法手段示範此業應如何健康地經營,冀可達公私有利之局,使民得食而商得利,復為國家保得有用人才。
因此,除從正面引導外,有關方面必須下大氣力,務要把這些祸及子孫的害人精打殘,并要以嚴刑峻法和不懈監督以期杜絕妖霧重來。各級享榮華獲恩遇的人大代表和政協猛人們應聯同當地監管和醫事部門一起巡視各黑點,誓要繩之以法,把祸國殃民、用心邪惡及勾結外敵的黑勢力消滅乾淨。朱維錚書中也提到,道光皇帝對鴉片深惡痛絕,曾嚴令懲辦吸毒販毒者,要「開館者議絞、販賣者充軍、吸食者杖徒」。
至於我們小小老百姓,為了自保,恢復自帶食物北上也無需有什麼不便之投訴。近年本地注重身體健康者多喜選擇有機食物。估計內地市場暫無此類貨品供應。如是,則人人隨身帶備點亦是合理也。
刊於信報
香港執業會計師馮培漳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