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民建聯人大政協會議關注議題

2011.03.01


民建聯的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將於今年三月上旬出席全國人大及全國政協會議(簡稱「兩會」)。今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我們將就多項社會、民生、經濟、法制議題提出建議和意見,希望促進國家發展進步,促進祖國統一,促進香港與內地的合作與發展。

民建聯在「兩會」期間將提出的建議和議案如下:


一、完善內地限購等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讓市民安心置房


2010年,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地價過快上漲的勢頭,切實解決城鎮居民住房問題,國務院及相關部委先後出台多份文件,內地主要一線城市制訂一系列限制購房的措施。由於市民對限購政策了解不深,引起了不少經濟和法律糾紛,給購房人帶來了重大的風險,並且引發一系列複雜的社會及法律問題,不利於社會的穩定。為此,我們建議內地政府應加大對限購等新政策的宣傳力度,讓社會消化政策內容,並且協調好政府各職能部門執行新政策的各項工作,建立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制度,改善供需關係的結構矛盾,保障群眾住房消費的合法權益,讓市民住上安心房。


二、教育興國須嚴懲學術腐敗


學術腐敗對社會有深遠的消極影響,毒害一代青年學生的良知,摧毀社會的價值觀,甚至動搖國家的根本。學術腐敗和學術不端行為的氾濫,成為近年內地學術界的熱門話題,學術風氣極待整肅。故我們建議:


1. 加強學術道德和學術規範教育,建立有效的獎懲制度。

2. 減少學術運作中的政府行為,保證學術的自主發展。

3. 加強輿論監督,開展有效的學術批評,形成嚴肅的學術風氣。

三、加強閩港合作,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


中央提出要充分發揮海峽西岸經濟區(簡稱:海西區)在推進兩岸交流合作的先行先試作用。我們認為,促進祖國統一,應透過兩岸三地不斷深入合作,培植兩岸三地的共同利益,促進同胞情感的融合,以及對中華民族共同家園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海西區發展戰略,為促進兩岸三地的深化合作提供了平台,加強閩港兩地的合作,結合閩港兩地的優勢和資源,有助更好地發揮海西區的作用,推動兩岸三地的合作與交流。我們提出以下三個建議:


1. 將CEPA在廣東省的「先行先試」政策延伸至海西區,包括:允許港資銀行在福建省設立異地支行;將赴港「自由行」擴大到福建全省城市居民;進一步放寬香港的專業服務業在福建省的專業資格互認,以及執業的限制。

2. 提升閩港政府間合作機制,包括:支持閩港兩地政府簽署《閩港合作框架協議》;支持建立閩港聯席會議機制;支持香港特區政府成立駐閩辦事處。

3. 支持閩港共建合作開發區域。支持閩港共同建設、合作開發的香港服務園區,包括物流和旅遊等的探索。


四、維護司法公正廉潔,推動內地法治進程


我國“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提出十多年來,加強法制建設自始至終是“建設法治國家”進程中最引人關注的焦點。要加強法制建設,必須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目前社會呈現較為嚴重的問題是有法不執行、執法不嚴格、監督不得力。要解決這些問題,建議:1、加強司法機關內部執法準確度-----設立領導問責制及錯案責任追究制。2、建立司法機關經費保障制度。3、加強人大代表監督權的實質內容。4、加強社會的外部監督。


五、支持香港建立自主審查的專利審批制度


根據目前香港的專利註冊制度,要在香港註冊專利,申請人需要先向我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或英國專利局或歐洲專利局提出專利審查請求,這制度不利香港發展創新科技與創意產業,也難以吸引科技人才,發展香港成為國際知識產權交易平台。


我們建議中央人民政府在政策上支持特區政府將香港發展成為一個知識產權交易平台,成為國家引進海外科研成果的橋頭堡,國家可提供協助包括:


1. 在專利審查人才培訓方面加強兩地合作,支持人才交流,以協助香港建立和提高專利檢索與審查的能力。

2. 支持國家知識產權局成為香港專利審批的外判專利當局,接受香港知識產權處外判專利申請的檢索與審查工作。

3. 在CEPA框架下逐步建立香港與內地專利審批互認的制度。

4. 為達致上述目標,國家知識產權局與特區政府就相關具體安排簽署合作協議及成立工作小組。


六、嚴管內地零團費赴港旅遊


內地來港旅行團員受到惡言惡行強迫購物的事件,近年層出不窮。在「十二五」期間,旅遊業在我國的國民經濟中,將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另方面,隨?CEPA和「個人遊」等政策的深入推進,香港與內地之間的旅遊業合作不斷擴展和深化。如何規範旅遊業市場秩序,維護遊客的合法權益,越來越受到香港及內地市民的廣泛關注。

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1. 規定兩地旅行社須簽署合同,確認在港的購物場所、次數及時間,並不得以低於成本價承接旅行團。

2. 加強行業管理,只容許合資格旅行社接待赴港團,減少走「法律罅」、?底交易情況的出現。

3. 不定期派出專職監察員以遊客身份(俗稱「臥底」)隨團,以監察及阻遏不規範的旅遊經營手法的出現。

4. 內地與香港的旅遊監管部門須設立機制,定期進行溝通交流,以便對不規範的旅遊經營手法作出快速回應,並進行有效監管。


七、加強兩地合作,促進品牌發展


現時世界各國、各地區都積極把推動創新和品牌列入未來的經濟發展戰略。香港與內地亦須積極參與品牌之戰。為了提升兩地商品與服務的國際競爭力,建議中央人民政府研究促進兩地品牌發展的政策措施:


1. 推進香港與內地品牌的互認與合作,研究商標「一註兩用」的可行性,建立香港與內地商標註冊的互相認可的機制,以保護馳名的商標和品牌。

2. 兩地設立「創建品牌」的專項基金,推出針對性的支援計劃,支援中小企進行品牌創建與產品開發。

3. 降低港產品在內地銷售的增值稅稅率,或轉變徵稅方式,如將稅收延遲至銷售後繳交,未銷售的商品無需繳納增值稅,增加企業的現金流。

4.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與法制的建立,為港商進軍內地市場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

5. 進一步加強香港與珠三角合作,把珠三角地區作為香港品牌的原料採購點、產品生產地和物流集散地,以此為突破口,輻射全國,以至全球。

6. 在內地包括邊境設立長期的香港產品展銷中心,建成推動發展品牌的載體。


八、調高香港旅客自用物品免稅額


海關總署去年重新公佈第54號公告,以及深圳海關部門近期嚴格執行上述公告,對入境旅客(包括居民及非居民)所攜帶的自用物品包括iPad等產品,進行過境徵稅的做法,引起不少香港居民的討論及憂慮。對於內地居民攜帶超過5000元的貨品,便須徵稅的做法,將影響兩地的旅遊產業。另外,現行對於入境旅客帶有總值2000元以上的留在內地的自用品,便須繳稅的規定,有放寬的必要。我們提出以下兩項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