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民建聯回應公屋車輛違泊情況

2025年3月13日


對於申訴專員公署今日(13日) 發表「房屋署對公共屋邨的管理:違例泊車」的主動調查報告,批評部分公共屋邨違例泊車問題嚴重,甚至緊急車輛通道亦出現違泊情況,有機會嚴重影響緊急救援服務,遂向房屋署提出12項改善建議,當中包括建議加強與執法部門合作,以加大執法力度及阻嚇力;亦建議要善用創新科技,以實時監察各主要違泊「黑點」,有助提升屋邨的管理工作。


民建聯房屋事務發言人陳學鋒關注到,是次公署主動挑選的四條屋邨,即友愛邨、長康邨、麗瑤邨及皇后山邨,均是以往在地區接獲投訴較多的屋邨,其中如皇后山邨的嚴重違泊情況,除了當區在網上討論平台多次圖文並茂地批評外,亦不時受到傳媒的跟進報道,如私家車車輛違泊在單程雙線的行車道路上,輕則令小型車輛要越線通過,重則更令巴士等大型車輛無法通過,令當區出現嚴重交通擠塞情況。


針對公署主動調查的四條公共屋邨,了解到均是受到地理環境所限,無法在全部出入口安裝車輛閘機系統,令屋邨管理處難以更有效地進行管理及執法工作。因此,陳學鋒表示贊同公署所提出的改善建議,其中特別是針對違法停泊在緊急車輛通道的車輛,更需要有更嚴厲的執法行動,包括支持在不予警告下進行立即鎖車,甚至萬一遇上突發事故更可由執法部門進行拖車扣押,並發出執法告票以作嚴厲警示作用;惟陳認為,有關執法行動需要平衡各區的實際情況,並作人性化處理,包括在大時大節車輛停泊高峰期,部分屋邨因車位不足有機會出現違法,若並非在緊急通道或主要幹道,建議採取先勸喻後執法方式或更為理想。


此外,根據民建聯各地區同事的反映,理解現時物管從業員亦出現高齡化情況,因此陳學鋒認同公署的建議,包括檢討邨內閉路電視監察系統及物聯網感應器的效用及試行結果,以及早廣泛採用在同類屋邨中,以助更有效管理及對違法車輛進行執法情況;而理解到前線管理人員在執行職務時,有機會與居民或違泊的人士造成衝突,適時要求執法部門的介入亦是保障前線管理人員安全的方法。


新聞聯絡:

民建聯房屋事務發言人、立法會議員陳學鋒 60993800

Comments


訂閱《建聞》電子版和其他電子資訊

您已成功訂閱

  • Facebook
  • Youtube
WhatsApp Image 2022-07-21 at 10.55_edited.jpg
wechat.jpeg

 3582 1111

香港北角英皇道83號聯合出版大廈15樓

© 2024 by the DAB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