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1
房委會剛公佈公屋的輪候時間已由4.7年延長至5.1年,雖然是意料之內,但亦非常失望及不可接受,這對處於水深火熱的基層家庭而言完全是一個「惡夢」。
5.1年只是「滯後」的數字,因為這個是過去統計時間內獲編配人士的平均輪候時間。若如房委會所說,2023年公屋供應會出現斷崖式下跌,未來輪候時間可能會是回歸前的7、8年,這方面房委會要進一步交代。而為了紓緩基層家庭的短期住屋需要,我們要求政府:
1. 主動向NGO提供閒置的政府土地或設施清單,讓NGO可以提供更多臨時房屋,作為基層家庭的過渡性住所;
2. 容許未補地價的居屋出租為「社會共享房屋」,供輪候公屋的申請人租用;
3. 為輪候公屋超過3年的基層家庭提供租金援助,即使要時間考慮,亦應先推N無津貼;
4. 即時將部份私樓用地撥作公營房屋發展;及
5. 因應「土地大辯論」的結果,積極開拓公營房屋土地。

新聞聯絡: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房委會委員 柯創盛 (92661035)、立法會議員 鄭泳舜 (6373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