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民建聯對內地居民個人赴港旅遊的進一步建議

2004.07.23


自從去年七月,中央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先後落實「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開放個人赴港澳旅遊措施,以及香港政府與澳門及內地九省區簽署「9+2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框架協議」後,香港經濟逐步好轉,失業率明顯回落,市民對經濟前景回復信心,深深感受到中央政府對香港的支持及關懷,民建聯以及香港廣大市民對此表示由衷的感謝。


一. 個人香港遊對香港經濟復甦的作用


自從內地個人香港遊的新措施推出後,開放的範圍不斷擴大,目前已發展至粵、江、浙、閩以及北京和上海等省市,共有32個城市的居民先後被允許以個人身份來港旅遊。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超過230萬名內地居民以個人遊身份來港。


1.促進了本地生產總值增長。個人香港遊措施對香港的經濟反彈,可以說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自從措施出台後,香港原本受非典型肺炎肆虐拖累而顯得一蹶不振的經濟,立即出現明顯反彈,其中最先受惠的包括酒店業及零售業。去年下半年的經濟指標大幅回升,而2004年首季香港本地生產總值增長率更達6.8%,為13個季度以來增幅最大的一次;其中本港的服務輸出大增13.7%,私人消費開支回升5%,相信都與個人遊實施使內地旅客湧入香港觀光購物有很大關係。


2.有利擺脫通縮。另外,已持續多年的通縮,在這項措施推出後亦得以迅速改善。這可以從以上提到的今年首季私人消費開支回升5%的數據反映出來。由於旅客消費大增,經濟開始復甦,帶動本地的消費市道亦明顯好轉。現時香港通縮期經已接近完結,市場預測,本港今年消費物價指數將介乎負0.8%至正1.4%。


3.令就業市場得以改善。在旅遊業的帶動下,本港的零售、飲食、服務行業,以及因酒店需求增加而帶動建築行業也見受惠,因而創造不少就業職位,大大紓緩了香港的失業情況。自去年下半年開始,本港就業市場持續改善,政府公布最新數字顯示失業率輕微下跌至6 . 9 % ,這是自2002年初以來,失業率首次跌破7%。失業人數由上月24萬4千1百減至最新的24萬人。總就業人數更創下歷史新高,達 328萬2 千人。


4.訪港旅客數目大增。今年5月份訪港旅客超過169萬人次,創歷年5月份新高。同時,這數字與去年5月本港正受非典型肺炎疫症影響的時期比較,大幅攀升近3倍;與2002年5月較正常的指標相比,仍增加27.2%。其中來自內地的旅客人數為97萬3千人,佔總旅客數量57.4%,較2003年同期31萬1千人大幅增長2.1倍,當中逾30%是以個人遊身份訪港。若從今年首5個月的累計訪港旅客人數看,內地旅客人數為480萬人,比2003年同期的276萬4千人,也大幅增加73.6%。


在個人遊措施逐步擴展下,旅遊發展局表示,有信心全年訪港旅客人數突破2000萬大關。


5.旅客消費額明顯增加。由於內地旅客平均每人來港消費約6000元,以個人遊實施至今,合共230萬人次訪港計算,內地個人遊旅客已為香港帶來138億元收益。內地旅客是各地訪港旅客中人均消費最高的,令去年旅客總消費金額達580億元,較1999年的數字增長接近43%。此外,數據顯示,去年內地旅客來港,用於購物的款項佔總消費比重高達68.5%,而歐洲旅客則只有33.8%;由此可見內地旅客來港的數目增加,對零售業受惠程度,遠較其他地區的高。其實去年旅客於零售消費額增長約26%,至354億元,佔本港總消費的20%,而九十年代末期則佔12%。


二. 內地個人香港遊實施衍生的問題及提出的建議


在內地居民個人遊實施初期,由於相關配套措施的推行速度比不上旅客增加的速度,因此即時衍生了很多問題,例如酒店房間供應不足、旅客過關出現人潮疏導緩慢以及增加了逾期居留、非法勞工和賣淫等社會問題,但經過各有關方面的努力,問題均迅速獲得正視及解決。


在總結過去一年個人遊的實施經驗,民建聯提出以下6點建議。


1. 進一步擴大個人遊範圍。根據「9+2」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框架協議發展的新形勢,我們建議,逐步將內地居民赴港澳個人遊的適用範圍,擴展至九省區重點城市及東北重點城市。


2.「自由訪港證」。民建聯早於2001年已建議特區政府向中央政府提請,由特區政府自主且有條件地向內地居民(如有廣東主要城市戶口及居所、無犯罪紀錄等)發放「訪港證」,讓其在一定期間內自由訪港,加強兩地交流,逐漸變單向自由流動為最大限度的雙向自由流動,相信此舉對促進香港的旅遊、消費以及內地企業家在香港投資都大有好處。目前我們仍然認為,中央及廣東省政府應該積極考慮有關建議。


3.放寬內地居民出境攜帶人民幣限額。盡管去年9月起已放寬內地居民攜帶外幣現鈔出境額,由等值2000美元調整至5000美元上限,而今年初開始內地旅客亦可在港使用信用咭消費,變相取消了對內地居民攜帶現鈔數目的限制,但由於不少內地居民未必持有外幣或不習慣使用信用咭,故此,民建聯認為,目前出境攜帶人民幣6000元限額的制度,一定程度上仍對內地來港旅客的消費意慾及消費力有所影響。民建聯希望兩地機構在商討合作發展旅遊業時,可因應現時的生活水平及市民的要求,考慮將有關限額,調高至人民幣1萬元。


4.簡化放寬旅遊措施的行政手續。民建聯認為,應盡量簡化個人遊的申請手續,例如縮短審批時間。另外,應進一步放寬簽註的限制,包括簽註有效期和簽註可來港次數。


5.設立專為個人遊旅客提供緊急支援的熱線或服務機構。內地旅客以個人遊形式來港,萬一在留港期間不幸被偷竊或搶劫,失去證件財物,他們在香港沒有擔保機構,往往求助無門。以往曾有個人遊旅客向民建聯求助,我們也只能轉介中聯辦處理。民建聯相信,日後內地個人遊旅客將會不斷增加,他們促進了香港的經濟,我們也應該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服務和保障。所以,我們建議特區政府與內地有關部門商議,合作在香港設立專為個人遊旅客提供緊急支援的熱線或服務機構。


6.利用傳播媒介配合宣傳。民建聯促請內地部門與特區政府合作,研究利用更多途徑及不同形式,在開放個人遊的城市加強推廣有關政策,及教導當地居民如何辦理申請,例如利用內地報章及雜誌作為宣傳渠道,及在大型百貨商場進行推廣活動,派發申請須知的小冊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