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民建聯新一輪「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結果公布

2022.02.08


一. 調查簡介

調查目的: 民建聯自2004年10月開始,參考了美國密歇根大學歷年來所做的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的方法,就本港市民對消費前景的信心定期進行調查。這次是第三十七次進行的調查,以了解市民對本港消費信心的變化情況。


指數內容: 共3個,分別是-

(1) 回看過去1年及現在的「目前狀況指數」;

(2) 展望未來的「消費者預期指數」;以及

(3) 綜觀過去、現在及將來的「綜合消費者情緒指數」。

三項指數均以2004年10月開始時的100作為比較基準。

(3項指數的計算方法可參考附件)


訪問日期:17-01-2022至21-01-2022

訪問對象:18歲或以上操廣府話的香港市民。

調查方式:以電腦隨機抽取電話樣本,透過真實訪問員以電話問卷訪問方式進行。

成功樣本:830

回應比率:38.6%

抽樣誤差:在95%的置信範圍內,抽樣誤差不超過加減3.4個百分點。

加權調整:調查結果以政府公布的2021年年中香港人口(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的年齡及性別分布進行加權調整。由於經加權調整,部份附表並不一定得出相同的總數。

委託調查機構:香港民意調查中心


二. 調查結果摘要

2022年甫踏入元旦,本港即爆發第五波疫情,日前當局已指社區中存在數百個隱形傳播鏈。疫情持續「幾何式」擴散增長並且來勢洶洶,何時能受控仍是未知之數下,令是次調查中「目前狀況指數」水平更低於2020年3月疫情期間首次的調查水平,刷新歷來新低記錄,反映新一輪疫情對民生及短期消費信心打擊甚大。


同時,優化改過去只以實際數值公布消費者信心指數的做法,這次調查以首次調查結果,即2004年10月的數值作為100做比較基準。結果顯示,「目前狀況指數」由去年6月的106大跌至80,比2020年3月時錄得的88還低,「消費者預期指數」則由上次97微跌至93,因此二者令「綜合消費者情緒指數」由上次100,下挫至89。


從疫情在2020年初爆發以來,是項調查的結果清楚顯示,市民的消費信心以至就業率均與當時疫情控制狀況有密切關係。在剛剛爆發初期,市民的消費信心受到重大打擊,三項指數均創下歷史新低;今次第五波疫情來勢洶洶,明顯又再打擊市民信心,令「目前狀況指數」再創新低。


立法會議員陳學鋒表示,「動態清零」是防疫抗疫、保護市民衞生安全以及經濟、就業市道的最有效方法。香港目前面對感染個案「幾何式」增長的嚴峻考驗下,當局必須提升檢測能力,強化防控病毒進一步擴散的力度,持續「動態清零」的防控策略,否則本港不僅會令醫療系統的承受力「爆標」,而且經濟與失業率亦必會惡化至更難收拾的地步。


立法會議員周浩鼎表示,在實施各種疫情資助補貼措施的同時,為持續「動態清零」,以遏止疫情,政府應增設臨時抗疫職位,讓失業人士可參與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的抗疫工作,例如在檢測中心維持秩序及協助採樣、為施居家隔離措施提供物資運送及外展服務等支援、在全港私人街市協助市民使用安心出行,以及協助包裝快速檢測包等,並且針對特困「冰封」旅遊行業,當局應提供更多臨時就業職位給旅遊從業員。

 
 

新聞查詢:

立法會議員兼經濟發展事務發言人周浩鼎(3703 9870)

立法會議員兼房屋事務發言人陳學鋒(6099 3800)

Comenta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