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1
房屋委員會今日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公屋輪候登記冊的申請人,平均輪候時間是6年,長者一人申請者約為4年,兩者都是自1999年以來新高。就此,民建聯房屋事務發言人、立法會議員陳學鋒,要求政府盡快增加短期土地供應,例如提高地積比及研究開發郊野公園邊陲地帶的土地用途等。
現時輪候公屋的人士,不少居住於劏房或日久失修的舊樓,居住環境不甚理想,在新冠病毒病疫情下,大大增加傳播風險。特區政府訂定3年上樓的目標,自2015年開始與此目標越行越遠,今日輪候公屋的一般申請個案已超過15萬2千宗,民建聯要求政府加快興建公屋,覓地建屋。
民建聯粗略推算,新建公屋單位調高至年均3萬個,加上每年近1萬個回收單位,四年內,房委會可將多年積累的申請個案「清零」,六年內能達至「三年上樓」的目標。若果要加快進度,政府可以在現時已規劃、規劃中的發展項目,全面提升發展比例,令房屋單位即時增加。例如將低密度或中密度的地積比,由現時5.5倍增加至6.5倍,只要設計上肯花點心思,發展項目毋必要向上或向高發展,亦可達至大幅增加單位數目的效果。
新聞聯絡:
立法會議員 陳學鋒 (6099-380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