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民建聯2011年民生十大願望

2011.01.01


過去一年,本港經濟雖然錄得可觀增長,但由於國際金融和經濟環境動盪,熱錢氾濫,導致本港通脹高企,無論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均令市民百上加斤,貧富懸殊問題也繼續困擾社會。


為此,民建聯在2011年的第一天,向特區政府提出「民生十大願望」,希望政府善用財政盈餘,在繼續加大投資,促進經濟多元和健康發展的同時,要提出相應措施,協助市民對抗通脹,改善生活環境,促進社會公平和諧。


民建聯民生十大願望:


對抗通脹


推出各項對抗通脹措施,包括設立「300億公共交通收費穩定基金」,減輕公共交通機構加價對市民造成的壓力;凍結各項與民生有關的政府收費;寬免差餉;公屋免租兩個月;向全港住戶提供3600元電費補貼。


紓解民困


額外發放一個月綜援及兩個月公共福利金;為輪候公屋人士提供租金援助;加強食物援助計劃,讓更多有需要的人士受惠。


穩定樓市


增加土地供應、復建居屋及恢復出售公屋計劃,以提高中小型住宅單位的供應量,滿足市民置業需要,平衡樓市供求,舒緩樓價及租金上升壓力。


照顧長者


盡快落實「長者回鄉生活津貼計劃」;取消申領生果金的離港限制;推出「長者康體?」及讓長者免費參觀康文署轄下展館及享用公眾游泳池;制定長者院舍服務及社區照顧的5年規劃。


支援低收入人士


設立短期失業補助金,為因最低工資制度推行而失業的低收入人士提供援助;完善「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


推廣無障礙社區建設


盡快在全港主要行人天橋及隧道加設升降機,確保它們均配置無障礙設施。全面在公眾場所落實「長者友善」目標,為長者提供各類方便出入的設施,如扶手、座椅、發聲升降機、有蓋行人通道、加設公廁、改善行人天橋的設計等。


發展體育


成立60億元基金支援本地運動員和體育發展,以及盡快落實各項已規劃興建、重建和提升設備的地區體育設施。


改善醫療服務


增撥資源,擴大普通科門診的診症名額,在十八區設立公營通宵門診服務;縮短專科服務和非緊急手術的輪候時間;改善社區精神科服務及配套安排;加強在公立醫院提供中醫住院及會診服務。


保護環境


設立自然保育基金;在全港十八區設立樹木管理工作隊,加強樹木管理的工作;訂定鼓勵性措施,推動電動車的使用。


加強教育支援


設立清貧學生課外活動津貼,讓低收入家庭的兒童可參加各項體驗式學習活動;降低學生貸款息率,舒緩學生的還款壓力;增加幼稚園學券資助額;增加流動圖書車服務。


 

新聞查詢: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兼經濟事務發言人李慧 (7770 0820)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