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結果

  • 作家相片: 民建聯
    民建聯
  • 2020年12月30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2020.12.30


一. 調查簡介

調查目的: 民建聯自2004年10月開始,參考了美國密歇根大學歷年來所做的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的方法,就本港市民對消費前景的信心定期進行調查。這次是第三十五次進行的調查,以了解市民對本港消費信心的變化情況。


指數內容: 共3個,分別是-

(1) 回看過去1年及現在的「目前狀況指數」;

(2) 展望未來的「消費者預期指數」;以及

(3) 綜觀過去、現在及將來的「綜合消費者情緒指數」。

三項指數均以100定為中性,高於100為正面,低於100為負面。

(3項指數的計算方法可參考附件)


訪問日期: 08-12-2020至20-12-2020

抽取調查樣本及調查方式: 電話隨機抽樣訪問

每個成功調查樣本所需時間:約3分鐘

訪問對象: 18歲或以上人士

有效被訪人數: 1116人 (已根據2019年中人口統計調查作出加權調整)


二. 調查結果摘要


自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下,本港至今已反覆經歷四波疫情。民建聯在疫情期間,至今共進行了三次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在3月份我們進行的額外調查中,市民消費信心下滑至調查歷來新低, 6月份的第二次調查時,由於疫情回穩,市民信心有所改善;今次在12月份疫情出現第四波進行的第三次調查中,指數較上一次調查再次回落,但仍維持在60以上水平低位徘徊。「綜合消費者情緒指數」由6月的64.4下跌至61.8,當中顯示近期情況的「目前狀況指數」及展望未來的「消費者預期指數」則分別下調至62.5和61.3。三項指數結果可以反映,市民悲觀情緒在疫情反覆轉差下再次明顯,但轉變程度尚算溫和,不排除與抗疫疲勞也有關係。


立法會議員周浩鼎表示,在新冠病毒疫情嚴峻下,縱有疫苗陸續面世,但病毒變化來勢洶洶,加上特區政府防疫工作有所不足,例如早前有人更因未能及時送院護理最終因確診而去世,今次調查發現3大消費信心指數全線下滑,主要是因為市民感到疫情沒完沒了,市民對經濟前景的信心更加無可避免地疲弱,亦隨着疫情的起伏而出現波動。


立法會議員梁志祥指出,無論如何,可以肯定的是,疫情及經濟停擺一日未完,香港經濟及就業市道復甦只會遙遙無期。因此,為有效防控疫情,特區政府必須盡快推行全民檢測,以及按照「早準備、早統籌、早公布」的原則,籌備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同時,亦必須廣納聽取民意,針對性加強支援受疫情影響的行業或人士,以解他們燃眉之急;並監察情況變化,推出進一步支援中小企和市民就業的措施,包括:盡快設立臨時性「失業援助金」及推出開工不足援助津貼;將防疫抗疫基金資助的提供方式,由過往全數資助給予僱主,改為一定比例的資助給予僱員等。更重要的是,持續發展多元化及創科產業,積極把握國家「十四五」規劃及粵港澳大灣區所帶來的機遇,並鞏固香港作為跨國企業與國際人才匯聚的大都會地位,以提升本港長遠對外競爭力。

 
 

新聞查詢:

立法會議員兼經濟發展事務發言人周浩鼎 (3703 9870)

立法會議員兼福利事務發言人梁志祥 (9016 8088)

Comentários


訂閱《建聞》電子版和其他電子資訊

您已成功訂閱

  • Facebook
  • Youtube
WhatsApp Image 2022-07-21 at 10.55_edited.jpg
wechat.jpeg

 3582 1111

香港北角英皇道83號聯合出版大廈15樓

© 2024 by the DAB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