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9
政府第二期保就業計劃即將在下周一接受申請,上周二公布第二期計劃詳情後,引起社會高度關注。政府要求即將申請第二期工資補貼的大型物管公司,即聘用人員達1000人以上的,須回饋八成保就業津貼予業主或業主立案法團。民建聯認為有關措施應擴展至不同規模的物管公司,包括獲港鐵外判的物管服務承辦商。繼上周五提出此訴求後,據我們得到的訊息,港鐵已去信所有承辦商,提出回饋八成保就業補貼要求,但至今暫未有明確回應。
民建聯本周曾與港鐵相關負責人會晤,得悉他們已在上周六發信予其管理的48個屋苑逾千個承辦商,要求他們申請第二期保就業津貼時,回饋八成工資補貼予業戶。港鐵並承諾會積極跟進。
直至昨日為止,我們知道暫未有承辦商明確回應,願意回饋補貼出來,情況令人失望。而港鐵管理的住宅屋苑,住戶多達101,462戶,逾10萬戶涉及30多萬人,港鐵本身因屬法定機構性質,不符合申請保就業計劃工資補貼,但他其實亦是48個屋苑的超級物管經理人,與其他物管公司分別,在於屋苑管理服務,全數委託外判承辦商負責。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鄭泳舜、陳恒鑌及柯創盛今日聯同九龍站及荃灣站一些業委或法團成員等,會見傳媒。我們要求港鐵責成承辦商,與業戶共渡時艱,承諾安排回饋估計以億元計的保就業津貼予業戶,可安排減免管理費或注入業委會戶口作其他用途。
據我們知悉,港鐵住宅物業的物管服務承辦商,服務涵蓋保安、清潔、機電維修與保養、園林園景等。我們亦翻查過保就業僱主獲批津貼名單,有頗多屋苑的服務承辦商,都取得達數千萬元的津貼。三位立法會議員均表示,接觸過一些港鐵住宅業戶,許多服務承辦商都有申領第一期保就業津貼。像九西與新西一些業主曾為過去一期津貼致函港鐵,透過港鐵要求服務承辦商回饋津貼,但未有成功。政府為第二期訂立新指引後,我們提出如承辦商再申請,應該回饋津貼出來,但至今仍未有任何消息。
鄭泳舜認為,政府應按港鐵的特殊情況,清楚說明或發出指引,港鐵其所委託的物管服務承辦商,應納入回饋八成補貼之列,讓他們把補貼撥回予業主或業主立案法團。而礙於當局說明保就業計劃津貼,只能用於支付僱員工資上,鄭展示個別法團收到港鐵回信及其他物管公司最近回覆業主信函內容,他指上述用於僱員工資的原則,現在成為了20間大型物管公司以外機構,拒作回撥補貼的理由。鄭稱當局應該公開說明,會容許物管或相關外判服務商把補貼轉予業戶,否則這將成為中小型物管公司拒絕回撥補貼的「擋箭牌」。
陳恒鑌表示,保就業下物管公司回饋業戶的指引及說法,有很大漏洞及不清晰,港鐵管理這麼多住宅物業,聘用那麼多服務承辦商,港鐵要鞭策承辦商做回贈,只是發信或電話聯絡效果差不多。他稱港鐵不想成為「無牙老虎」,就應把願意「回水」的承辦商,公布讓業戶知悉,不願意「回水」者,同樣讓業戶知道,「邊個先係共患難」。他續稱,這可讓大家在下一次揀選服務承辦商時作參考,應該重視那些承辦商。陳稱,業主們照交管理費,服務承辦商就照袋保就業津貼,這對業主不公平。
柯創盛則指出,港鐵不受惠於保就業計劃,不等於其聘用的物管承辦商不用回饋業戶。他指政府角色必須強硬,發出清晰指引,要求他們「回水」予業主組織或業戶,是減免管理費或是讓法團等聘請更多人手,可交由小業主們去協商。他認為港鐵須約見承辦商,如最後都沒回應,須採取進一步行動。而港鐵也應開誠布公,向業戶交代承辦商申請了多少補貼。柯強調,港鐵作為物業管理人,代業戶去追討回饋是責無旁貸。
一直跟進九龍站業戶回饋的油尖旺區議員孔昭華指出,因看到保就業計劃有漏洞,有些屋苑物管公司回贈第一期補貼,因港鐵不是物管公司,所以很早去信港鐵管理層作同樣要求,回覆是服務商拒絕回撥第一期。他指政府推行第二期時提出大型物管要做回贈,這是進步,而港鐵收取業主8至10%經理人酬金,應協助業主取得相關回撥,但至今未有任何消息,感到失望。
而居住在天壐的業委張先生,所在住宅共聘用120位物管有關職員,不同承辦商都有申請工資補貼,他估算合共可回饋600萬元出來,但現在業主是「一個仙都冇」。本身是君臨天下業委的孫先生稱,屋苑聘用了約125名職員,港鐵連水電煤開支,都要收業主8%管理酬金,港鐵要協助追回補貼。荃灣站綠楊新邨業委林先生稱,早在第一期計劃推出時,要求港鐵安排回饋業戶,把補貼悉數注入管理費基金,但不得要領,港鐵今次不能再推卸責任。
針對保就業計劃下物管公司回饋業戶事宜上,我們強烈要求:
政府應針對港鐵管理的住宅物業,發出明確指引,要求其物管服務承辦商回饋保就業津貼予業戶;
港鐵作為物業管理人角色,應致力維護業主權益,與承辦商充分溝通,確保承辦商披露相關津貼細節及回饋補貼予業主;
當局應把物管公司回饋計劃的範圍,擴展至其他規模的物管公司,鼓勵大型以外物管公司也作出回饋行動;
當局必須公開說明,物管公司回饋補貼予業戶,不會視為違反領取保就業津貼指引。
新聞查詢:
鄭泳舜 (6373 1979)、陳恒鑌 (9274 7035)、柯創盛 (9266 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