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燕飛 ── 民建聯元朗市區規劃改善計劃

2007.08.01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張學明聯同民建聯元朗支部成員呂堅、蕭浪鳴、邱嘉強、余仲良以及張學明議員辦事處社區幹事李均榮今日召開記者會,推介「民建聯元朗市區規劃改善計劃」。民建聯建議從三個方面 改善元朗市區的規劃建設,包括:1. 全面改造元朗明渠,恢復天然河道的自然景觀;2. 建立一體化的綠化、文娛及休閑空間;3. 打造西鐵朗屏站核心發展區,從而改善社區環境,促進自然保育及綠化,增加市民的休憩空間,並且展現城市的新面貌,推動地區的經濟發展,提高市民的生活質素及內涵。


民建聯經過一年的研究,並徵求地區人士的意見,推出今次的研究報告。研究報告以「燕飛」為題,喻意元朗好像燕子一樣活潑靈巧、充滿活力,展翅飛翔。以燕子作為計劃的標誌,是為了配合元朗的地貌。元朗市區的明渠從高空望下,剛好呈現燕子的形狀,而元朗亦是香港極少能夠在市區內見到燕子飛翔的地區之一,因此燕子是元朗自然保育的象徵。


研究報告以改善市民生活質素的角度,從三個方面建議 改善元朗市區的規劃建設:


1. 全面改造元朗明渠,恢復天然河道的自然生態、創建水景觀


• 改造石屎渠底,恢復天然河道的自然景觀,以減少熱島效應,降低元朗市中心的溫度。

• 清除上游污水源頭,堵截非法排污,再廣植水生植物,增強自然淨化功能,消除臭味。

• 結合現已完成的上游截流工程-元朗排水繞道,調節市中心明渠的水量。

• 參考南韓首爾的清溪川、北京的當年的皇家御河-轉河恢復天然河道景觀的做法,以及美國 洛杉磯河的改造計劃,建立各種水景觀,美化環境。

• 增加河道的親切性,採用復式斷面,發展獨特的階梯式平台,方便居民觀景賞水。

• 引入生態堤設計,採用護腳防沖措施,上部則種植花草,兼備防洪及綠化功能。

• 反對在明渠上增建架空行車天橋,防止空氣及噪音污染。

2. 建立一體化的綠化、文娛及休閑空間


• 沿河道兩岸增設綠化帶,結合現有的各個休憩用地及公園,建立連貫的園景及城市綠化地 帶,改善市中心的空氣質素。

• 設立地標性的藝術雕塑,傳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訊息。

• 加設各種休憩設施,為市民提供休閑的好去處,帶動周邊商業、旅遊業的發展。

• 沿兩岸在不同的分段加入主題佈置,推廣自然保育,增加社區歷史、文化及藝術特色。

• 增建文娛綠化走廊,連接明渠至元朗公園。

• 增加行人空間,加設橫跨青山公路的有蓋行人天橋,創造舒適的行人環境,並連接西鐵站等 交通樞紐,方便居民。


3. 打造西鐵朗屏站核心發展區,促進經濟發展


• 以朗屏站為樞紐,發展成集商貿、酒店、休閒及綠化設施於一身的核心區,製造更多的就業 機會。

• 與青山公路一帶的傳統市中心融合,促進社區功能的互補及分享。

• 重新規劃周邊的用地及行人網絡的連結,加強車站與各小區的聯繫,使集體運輸的轉匯處發 揮更大的「磁石」作用。

• 尊重原有的街景元素,保留元朗區本身的傳統面貌,令新舊區的發展更能融合。

• 善用河道資源,讓新發展的建築設計與沿河的水體及綠化系統融合,提供更多休憩空間,改 善居民的生活環境。


張學明立法會議員將約見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女士,向政府提交民建聯的研究報告。另一方面,民建聯元朗支部亦會在元朗區內進行巡迴展覽,向居民進一步推介建議方案,諮詢居民意見並作出方案修改,透過公眾的參與,共同改善社區環境,使元朗市區煥發新姿彩。


 

新聞查詢: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張學明 (7773 9156)、民建聯元朗支部委員呂堅 (8211 9811 /clementlui@yahoo.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