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26
窗外雷雨交加,彷彿為立法會內冗贅的「拉布」伴奏。別以為《財政預算案》通過了,「拉布」便結束 了。非也!如果市民有留意立法會的事務,便會知道「拉布」並不止於逢星期三的大會進行。本周二的工務小組委員會,議程原定審議十三個工程項目,會議時間由 上午九時至中午十二時四十五分,單是第一個項目,有議員重複提問逾二十次,如此便消耗了一個上午。後面的項目,還有佛教醫院翻修工程、重置白田社區會堂、 屯門兆麟興建政府綜合大樓,以及排到最末的沙田頭興建體育館等。按照目前的龜速進度來看,相信短期內這些工程都未能通過,遑論上財委會申請撥款。「拉布」 使議程「大塞車」,塞在龍尾的都是與普羅大眾有切身關係的民生工程。
拆遷可以繼續磋商
近日,政府為新界東北新發展區於財 委會申請前期撥款鬧得滿城風雨。反對發展的議員以「拉布」方式不斷阻撓通過撥款。現時樓價居高不下,房屋供應緊絀,當前要務是盡快使房屋供應滿足住屋需 求,基層上公屋,中產能置業。當中難免有拆遷的問題,但為解決全港住屋問題,拆遷問題可以繼續磋商,不應成為拉倒整個新東北計畫的理由,連累其他撥款項目 也要因此押後。
由此可見,在立法會的委員會內「拉布」,其影響不比在大會「拉布」小。不過,大會主席「剪布」的做法,似乎沒有延伸至各 個委員會。其實,立法會內根本沒有一套「剪布」的標準做法,只是曾鈺成主席「剪」得多了,其「剪布」理由和做法漸漸發展成大會慣例,可供其他委員會主席參 考或跟從。始終,「剪布」的時間和法理依據都要把握得很好,「布」才可以「剪」得順暢。筆者主持會議的機會不算多,但已深知要好好主持一個會議並不容易。 畢竟每位委員會主席都要經過一個學習階段。但學習要花費不少時間,目前議會內最珍貴的東西之一正是時間。為了使會議進度保持合理,可以探討一套通用於各大 小會議的「剪布」機制,避免造成大量議程阻塞。既然大會已累積了數次「剪布」經驗,這些經驗或可成為先例,再發展出一套機制。
探討通用「剪布制」
「拉布」議員冠冕堂皇地辯稱「拉布」是為了民生。但如前所述,「拉布」的後遺症必然是阻塞議程,癱瘓議會,最終導致大量民生工程無法如期「上馬」。若議 會因為癱瘓而無法回應民間的種種訴求,最終只會打擊議會的認受性。議會的作用不能停留在消極的層面。還望議會早日重回正軌,多做務實為民的事情。
刊於星島日報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克勤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