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逾七成市民不知康文署將推出「SmartPLAY」

2023年9月29日


民建聯觀塘支部於9月29日舉行【九龍東文康設施夠唔夠?問卷調查】新聞發佈會,是次調查於8月21日至9月20日期間進行,成功訪問375人,希望透過問卷調查,了解現時社區體育設施的使用情況,以及市民對即將推出全新智能康體服務預訂系統「SmartPLAY」的認知程度,盼望政府多了解市民使用社區體育設施的體驗及心聲,以致在發展體育產業時有更周詳的考慮。



民建聯觀塘區議員張培剛匯報調查結果,是次調查超過六成半(65.6%)受訪市民認為現時九龍東康文署轄下體育設施不足夠,超過兩成半(25.1%)受訪市民過去一年沒有使用康文署豁下的康體設施,超過兩成(21.1%)表示甚少使用。超過四成三(43.7%)市民表示沒有使用康文署轄下的康體設施的主因為『康體設施經常爆滿,所以放棄預約』,另外,分別有三成市民認為『網上預訂系統難用』(30.2%)及『曾嘗試預約,但未能成功』(29.8%)。雖然預約困難,但當問及『會選擇去那個場地做運動』時,超過四成半(45.3%)市民仍期望到康文署場地。由於欠缺運動場地,超過五成半(57.1%)市民選擇去附近屋苑健體設施、緩跑徑做運動;選擇在家做運動的市民亦超過三成半(35.2%)。


民建聯觀塘支部副主席譚肇卓續指出,超過七成(70.1%)市民不知道康文署將推出全新智能康體服務預訂系統「SmartPLAY」,以取代現時的「康體通」,表示已登記「SmartPLAY」的市民甚至不足一成(9.6%),不足三成(29.3%)表示將會登記,超過兩成(21.6%)表示不會登記。顯示康文署在推動新系統上宣傳政策火力不足,市民亦不清楚新系統的具體內容及好處,同時,超過五成半(57.8%)市民關注現時康文署場地「炒場」的情況,其中超過兩成半(25.3%)更表示非常關注。


立法會議員顏汶羽博士期望政府多渠道增設康體設施,包括優化「開放學校設施推動體育發展計劃」,為開放學校設施的學校提供更多支援,吸引更多學校參與計劃。除此之外,政府應檢討工廈政策,讓體育團體可合法於工業大廈運作;亦可透過翻新及改建屋邨設施(如啟業邨停車場上蓋運動場翻新改造模式),以增加體育設施用地,甚至可研究將部分使用率較低的場地,改用作其他需求較高的用途。長遠而言,顏議員建議將設施規格過時的單層體育館及社區會堂改建為多用途綜合體育館,一地多用增加康體設施。


顏汶羽議員又認為本港康樂體育產業除了「量」不足外,種類亦欠缺多元化,民建聯最近就此發布「城市運動發展及建議」倡議書,建議把官涌市政大廈連同周邊範圍,經改建後打造為城市運動基地,以達至城市運動普及化。與此同時,顏議員亦期望政府將「新興體育活動資助先導計劃」恆常化,提供可持續發展資源,引入更多新興運動來港與民同樂。


民建聯觀塘支部主席兼觀塘區議會主席柯創盛認為新系統「SmartPLAY」推出以後,康文署宜定期檢討新機制,並適時作出修訂,以防止炒風持續;同時,亦需定期檢討場地的分配機制,以保障市民公平使用設施。「SmartPLAY」新系統雖然增加了不少功能,可以讓市民隨時隨地通過互聯網查詢和預訂康體設施,但亦正正因此而窒礙了長者使用康體設施,因害怕操作困難而卻步。柯創盛議員建議康文署在新系統推出的首階段,可試行預留部份非繁忙時段的康體設備予長者中心(團體)申請,老友記可到附近的長者中心報名參加,一方面老友記可在熟悉的社區人物引領下學習康文署的新系統,在學習上更得心應手;另一方面亦可增加長者的運動量,鍛鍊體魄。


另一方面,柯創盛議員促請有關方面盡快公布「關於香港體育設施供應情況」顧問研究的細節及跟進方案,並盡早修改《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有關康體設施的篇章,以更切合最新體育趨勢、體育參與率和設施使用率。


新聞查詢︰9501 9899柯創盛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