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長者生活需要調查

2013.11.29


為進一步了解長者生活狀況,民建聯觀塘支部及黃大仙支部聯合於本年10月至11月中期間進行「長者生活需要」調查。是次調查集中於九龍東(觀塘及黃大仙區)以問卷形式進行訪問,成功訪問了1065位65歲或以上非住院的本港居民,以了解影響他們在社區生活的所需因素,如居住環境、生活保障、社區設施等,為改善九龍東長者生活提供客觀數據。


就長者生活需要方面,被訪長者中59.1%表示曾接受子女或親屬經濟援助,40.9%表示沒有;曾有過NGO或社工探訪的,有38.6%,61.4%受訪者表示沒有;樂意接受探訪的有54%,46%表示不樂意,顯示不少長者傾向收藏自己,情況令人憂慮;被問及政府對長者生活津貼或高齡津貼的宣傳是否足夠時,有62.1%受訪者表示認為足夠,26%認為不足夠;被問及對長者生活津貼或高齡津貼的金額是否足夠,有45.1%認為足夠,但認為不足的,亦有40%,反映長者在現時通脹下承受不少經濟壓力;受訪者中表示區內的文娛康樂設施足夠的,有57.6%,不足夠31.1%。


就改善長者生活需要,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1. 加快建設長者無障礙社區設施

行人天橋上落扶手電梯或升降機;加裝休憩椅、梯級扶手及斜道等

2. 盡快落實長者$2元搭小巴計劃

九龍東多屋邨/屋苑座落山上,大部份需依賴小巴/巴士接駁出外區,以擴闊社交生活圈子。

3. 推動社會敬老文化

政府應加強宣傳公民教育,培養市民敬老尊老美德,並鼓勵商業機構參與敬老優惠。

4. 盡快設立「退休保障養老金」

政府應設立「退休保障養老金」,以補助長者生活開支;同時將長者卡申請年齡下調至六十歲。

5. 縮短安老院舍輪候時間

政府應從速制定長者院舍服務及社區照顧的五年規劃,縮短各類政府津貼的安老、殘疾院舍、社區照顧等的輪候時間;制訂相應的資源分配及人力支援。

6. 完善社區照顧安老服務

縮短為期兩年的「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將計劃推行全港,因應需要作出改善,達致「居家安老」。

7. 完善長者醫療措施

檢討及改善現時醫療券措施的複雜及繁瑣,精簡登記手續;受惠年齡由70歲下調至65歲;擴大及資助長者護齒服務;設立全港十八區中醫診所。

8. 改善長者家居設施

資助獨居/雙居長者加裝浴室及洗手間扶手、「平安鐘」或「救命鐘」;加強推廣「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

9. 推動發展銀髮市場

積極推動社會發展「銀髮」市場,於飲食文娛康樂,專為長者提供服務及健康食品。

10. 支援長者退休後精神生活

設「長者就業基金」資助企業及機構聘請長者就業,可為一些行業解決人力不足,同時亦提升長者生活質素;擴大「長者學苑計劃」範圍,讓長者精神生活有依托。


 

新聞查詢:觀塘區議員顏汶羽( 6600 2511)、黃大仙區議員黎榮浩 (8103 0037)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