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電子道路收費須其他配套

2017.11.16


香港討論了實行電子道路收費計畫很多年,通過電子道路收費,從經濟誘因去改變駕駛者使用道路的習慣,按時間、按實際情況、按車輛種類去收取不同的收費。其實,在世界不同地方也有類似的計畫,也頗有成效。


最近,國家在國慶假期免路橋費,引致全國大塞車,便是一個例子。當放棄了收費,駕駛者使用高速公路的成本便下降,自然引起更大的需求量,終使道路出現塞車。塞車會導致社會出現大量的耗損,這是我們要付出的成本。香港人口不斷增加,但道路的興建和大型公共運輸基建均追不上車輛的增長,以致塞車的情況愈來愈嚴重。


加快興建鐵路支


筆者剛在新加坡交流考察,也了解更多新加坡的電子道路收費計畫。實際上,電子道路收費計畫只是調控車輛流量的其中一環,還有與車輛相關的稅收、停車位的規劃數目、居民與鐵路站的距離等等,是全盤措施一併推行,才見效果。


香港也應如是,政府要以鐵路為交通運輸的主要骨幹,便要加快興建更多鐵路的支,如東九龍幹、單軌列車等等,以令居民在很短的距離便可使用鐵路,減少了接駁鐵路的其他交通工具的需要,從而減少路面擠塞情況。


其次,使用大數據,在更多地點,設立替代路的即時交通情況,讓駕駛者更全面、更準確地掌握道路使用的情況,他們會按照自己的情況自行調節,只有資訊全面流通,他們便可以達致均衡效果。


最後,才是引入電子道路收費計畫去調控不同道路的使用情況,讓道路的使用量更見均衡,社會才能達致更大效益。


 

刊於 星島日報 青年民建聯主席 顏汶羽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