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2
上星期,出席財務匯報局之十周年慶典。到接近尾聲時,見到一群熟口熟面的公會領導和多年朋友,遂趨前打招呼。
有老友介紹,說筆者當年曾把替公會主持Practice Review者稱呼為「左都御史」,喻其地位超然,聞者心驚!不識史者自然唔知你講乜!遂嘻哈一番後,多飲兩杯紅酒,且傚「了了有何不了」便是。其實此說并無惡意。如何之處,下文將有說明。
近日有輿論說要把中史科規定為必修科,當然正反兩方均有意見。不問青紅皂白即冠之以「洗腦」者已屬必然。然而學子是白紙一張,A老師貫輸紅者可以染紅,B老師貫輸白者可以染白,總要接受老師的授業後方能對有關問題有所棄,有所持。如為了避開此棄持而僵硬地僅持無意義的中立,甚至寧願不學史也要避之則吉。假以時日便會數典忘宗。人人選科不選史,教史學者無得撈,一段時間後又發覺還是修史有益時,已不知何處覓良師矣。
回說「都御史」。原來歷史上的「都御史」有左、右之分。都是隸屬都察院的官僚,職責包括受皇帝之命,監察地區官吏和政務。也扮演皇帝的耳目,負罷免、平反冤假錯案之責。明清兩代皆如是也。
一般情況下,考到進士後便可望出任此官。但因負有上列之彈劾及參奏之責,令人覺得做得少是有負眾望,也難辭皇帝之託;做得多卻得罪人多,難言面面俱圓,有欠為官之道。
史上有名之「海青天」海瑞,就曾在萬曆十四年間出任南京右都御史。不少戲劇都有《海瑞十奏嚴嵩》之劇目。相信讀者皆耳熟能詳。如何十奏,不必多言。
明代洪武十五年設置都察院,以左、右都御史為長官,審察中央財計。清代亦如是,設置都察院,掌「對君主進行規諫,對政務進行評價,對大小官吏進行糾彈」,成為最高的監察、監督、彈劾和建議機關。
明清小說中包括大名鼎鼎之高陽所寫的有關《胡雪岩》系列中,描述到不惜一切手段搵錢的商人及與之同流的官僚們,無不對剛正不阿之左、右都御史忌之三分。御史若是精於筆墨,擅寫狀詞者,更被譽為「刀筆吏」,以示其人可用柔弱之毛毫足譬殺人之利刃。或以「都老爺」稱之,尊之為不可得罪之大老爺也。
都察院其實是像今日的審計署或檢察院之類。根據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之《審計》一書所載﹝1995年4月第一版﹞,「…秦朝,中央設「三公、九卿」輔助政務。御史大夫為「三公」之一,執掌彈劾、糾察之權,專司監察全國的民政、財政及財物審計事項,并協助丞相處理政事」。漢承秦制。改朝換代後,此衙門顯赫依然。
隋朝設置「比」部,掌管國家財計監督,行使審計職權,參與各類勾稽。範圍上端廣及國家財經各領域,下伸到州、縣。後又取消不設此部。至元代及明代初期,設置一段時間後又取消。自此不見再有此部了。說起來,韓愈曾任比部侍郎。以散文著稱的八大家之一者原來也懂Auditing。
由此觀之,左、右都御史實是有權和有意義之官職,十分適合知識份子和專業人士擔當也。
清代雍正年間,有孫嘉淦此人。讀書有成為進士後,曾任左都御史。後來因監督出色,且受群臣擁戴,雖曾口多惹怒皇上,但亦累功升至部之尚書,最終為協辦大學士,入相也。
由此可見,筆者妄議某君為左都御史,實是恭維也。他日前程無限,請莫見怪!
刊於 信報 香港執業會計師 馮培漳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