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6
近日頻頻在報上讀到「供給側」一詞。其含義是何,一直在等待戴孤劃給我們作內地常用語的提示。
某天與兩位來自廣東和湖南的同行談起,廣東佬說不就是Supply side嘛。網上又見「供給端」等不同名稱,顯然都比「供給側」易理解。但聽說後者是「大人」之言,也只好慢慢習慣就是了。
三月尾去北京國家行政學院上課。主任級授課老師大談「供給側」、「新常態」和「十三大」規劃。其中頗詳細地講述了「供給側」,內容包括了「去庫存、去產能、去槓桿、減成本和補短板」。與網上某些論述也不完全一樣。簡單來說,除了補短板需有加項外,其餘都是減字當頭。
改革開放前,可能內地經濟均是慣於求過於供之故,企業十分強調產能。那時要與外商洽談,也仍然是突出顯示產能。報給別人聽的都是產能和產值。一方面以為產能可保證產量,產量出來了,就可產生效益,因為你生產什麼,市場都會消化得一乾二淨的。反之,產能倘不足,市場大量要貨,你也無從供應。因此,企業要擴展,無不先從擴產能着手。
進入九十年代,開始見到供過於求了。產能過剩已是常見之經濟學名詞。過剩,即是資源過剩,不但是浪費,也令企業的折舊費用和維修費用增加。
庫存,也不單是房地產之庫存。產能加上原材料和人工,製成之產成品在未賣出前,也是庫存。如果銷量不配合,光拚命利用產能,以為越多用則平均成本越少,這就構成了大量庫存的出現。還會做成流動資金之積壓。也會因為庫存量過大,時間一長,物料損耗難以避免,結果會做成損失。例如藥品或補健品就是。曾聽內地某廠商說此類庫存品可以重新作用,例如把膠囊去掉再把藥粉裝入新膠囊中便可。
我們做會計師的也會關注此類項目。一般以多少天可把庫存品銷清來計算。天數越少,效果越佳。己成為庫存品之時間太長者也會被challenge要不要減值。總之,貨如輪轉,速戰速決,是經營之神技也。
去槓桿。有一段時間內地企業有樣學樣,也提倡負債經營。一方面是自身註冊資本不足,要擴展只能求貸。另一方面,企業與銀行均是國家的子女,厚此焉能薄彼?於是產生了一種「借了便得」的想象,即錢到手了就是你的了。不借白不借!如此這般,他日收貸便難上加難了。
槓桿去掉了,不知今後是否不再提倡「四兩撥千斤」之資本效應了?
槓桿化還有一個弊病是與資本比,貸款比率高。風平浪靜還容易渡,若遇上金融危機,貸款機構迫還貸時,一時周轉不來便會令企業陷入破產之境。
曾經風靡一時的租賃﹝Leasing﹞,今後可能派不上用場了。因為利用租賃也就是投入少量資金,取得設備用於生產。換言之其後果就是擴大產能,增加庫存和啟動槓桿。不識時務,該當何罪?
減成本。顧名思義,不用多解釋。
把此項放入供給側來討論,相信是減成本時很難不涉及裁減員工,一不小心會做成工潮。內地是奉行社會主義的。勞工的福利必須照顧。《國際歌》中有歌詞曰:「我們要奪回勞動果實…」,資本主義社會頻頻出現的資方欠薪不還絕對不可以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出現。
補短板倒是可以議議的。有些評論說本議是擴大有效供給和提升要素生產率。這亦不用多說了。既是補,必是有未完成之需求待補充。至於短,則是未齊全之供應暫難令人滿意也。譬如社會上人人皆感受到的看病難和看病貴,以及孩子上學難和食物安全難令人安心等,真是多多加產能,多多增庫存也解決不了所有需求。
有日路過同仁堂。看到其「店訓」曰:「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想起近日新聞報導的黑心商人亂製兒童疫苗以及過去搞出大頭佛的奶粉,可見產能和庫存是否要「去」,還要看主其事者以何態度介入生產。 符合顧客之需的好東西又何需要「去」?供給側是好是壞,全看「都是儼差」者(those in-charge )之心何向。說什麼儒家文化呢!「孔子寫春秋則亂臣賊子懼」了麼?為何偏有這麼多令人髮指之事情發生?「舉頭三尺有神明」已隨着「也不靠神仙皇帝」而不再受人重視了?
「供給側」是從生產商的角度去看問題。幾類措施的改革都是為了給生產商卸下包袱、輕裝上陣而設。減了成本,增加了供應,企業可以恢復營利了吧,?但是,企業又採取了什麼措施去改善「需求側」呢?供給必須服務於需求。有供給而無需求,商品的生產是為誰而謀呢?
刊於信報 香港執業會計師 馮培漳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