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改善貨櫃碼頭區交通擠塞建議

1999.09.24


九月十七日,香港懸掛十號風球的翌日,因為十五日晚起貨櫃碼頭停止交收而積累近九萬個貨櫃需要處理,大量的貨櫃車湧往葵涌貨櫃碼頭,導致葵青荃灣區各道路交通癱瘓,嚴重影響社會運作。

事件揭露出香港對於貨櫃碼頭, 在停止運作一段長時間後所產生的混亂問題警覺性不足夠, 以致相應配合的措施未能發揮效力。


據民建聯了解,未能舒緩當日大擠塞的成因包括:


(一) 十多個貨櫃場只有兩個能夠提早一至兩小時開閘;


(二) 沒有採用「識別牌」以加強分流及交通管理的效率;


(三) 可供貨櫃車輪候的西M場沒有及時開放;


(四) 仍未能有效利用傳媒及早提醒市民改用其他路線。此外, 事件亦令人擔心應急中心指揮現場安排的成效, 因為當日部份決定是交由現場交通警員負責, 可能因為未能綜觀整體情況, 因而未能作出最佳決定, 例如不開放西M場。因此, 民建聯認為, 運輸署與警方應將部份措施直接改為按擠塞情況而立即執行:


‧進入該區的貨櫃車須掛「識別牌」,明確標示該車的目的地;

‧根據過去經驗, 風暴後貨櫃碼頭必會出現交通擠塞問題,因此應急中心應於風暴過後立即運 作;

‧可用作貨櫃車輪候的場地應根據塞車程度(即車龍龍尾位置)而隨即開放;

‧此外,我們建議運輸署加強與貨櫃場及傳媒的合作:

‧要求各貨櫃場於風暴後盡快重開, 並要有方法向有關方面及司機發放最新消息;

‧增加其他路線的運載能力, 但必須同時加強透過傳媒、電訊公司、公共運輸機構, 通知市民有關的特別安排, 令要經過塞車區的市民, 有信心改用其他路線前往目的地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