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市民睇病又難又慢,公營醫療何去何從

  • 作家相片: 民建聯
    民建聯
  • 2022年10月25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2022年10月25日




公營醫療系統瀕臨崩潰,民建聯一直促請政府,讓更多市民分流到私營醫療系統服務的訴求。政府近年希望透過更多「公私營協作」計劃以期紓緩公院壓力,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兩個新的公私營協作的先導或試行計劃,包括「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精神科專科門診試行公私營協作」,算是回應了民建聯的要求。

然而,細節決定成敗,因此梁熙希望透過一系列活動,包括將於10月26日立法會大會動議議員議案「縮短公立醫院專科門診輪候時間」,收集議員同事的寶貴意見,同時亦會四出向醫生、專家及病人團體的收集建議,與及公開徵集市民的問卷,了解他們於公營醫療系統的使用習慣及意見。


收集得來的數據及意見,會由團隊作進一步研究及分析,從而製作一份優化公營醫療輪候時間及公私營協作的建議書。


以下是民建聯初步提出的十項建議,將會在議案上提出,並開放予社會討論:


建議一:為公立專科穩定新症的輪候時間中位數制訂目標


建議二:就公私營協作設更具體的成效指標


建議三:落實「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的細節

建議四:在更多專科門診開拓公私營協作計劃


建議五:優化公務員自願參與醫療保險計劃,釋放公立醫院資源


建議六:增加病人信心,用盡每一個公私營協作名額


建議七:理順醫管局內部轉介流程,加強家庭醫學部對專科門診的支援


建議八:更積極邀請私人市場的專科醫生參與協作

建議九:梳理基層醫療服務提供者之間的關係


建議十:重新審視區內醫院的定位及協調情況


最後為加深市民認識及思考公立醫院現在遇到的問題,因此梁熙趁今次議案討論,及廣泛收集意見期間,推出一連十集的醫療政策專題節目《醫熙有您》,同專家一齊,深入淺出、循序漸進地探討公營醫療系統現時的情況、困局及解決方法,節目首兩集將於今日首播,歡迎大家引用及轉載。


《醫熙有您》網址:


傳媒聯絡:

民建聯衛生事務發言人、立法會議員梁熙(電話: 9665 0660)

Comments


訂閱《建聞》電子版和其他電子資訊

您已成功訂閱

  • Facebook
  • Youtube
WhatsApp Image 2022-07-21 at 10.55_edited.jpg
wechat.jpeg

 3582 1111

香港北角英皇道83號聯合出版大廈15樓

© 2024 by the DAB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