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本港首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梁熙促即時加強滅蚊 防本地大規模爆發
政府今日公布本港今年首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患者為居於觀塘安達邨的12歲男童,上月曾到佛山旅遊,報稱曾被咬叮,上月30日返港後翌日出現病徵,經檢測後對基孔肯雅熱病毒呈陽性。民建聯衞生事務發言人梁熙表示對出現首宗個案關注,促請政府各部門即時加強防疫及防蚊工作,確保不會於本港大規模爆發。梁熙議員認為,政府各部門已進行一系列預防措施,目前首要即時加強滅蚊及防蚊工作,特別是患者居住一帶附近,以及誘蚊器指數高的分區,積極採取防控蚊患措施。民建聯各區的團隊會加強巡區,將蚊患黑點相關資料提交有關當局跟進,協助減低本地傳播的風險...
7天前讀畢需時 2 分鐘


民建聯就基孔肯雅熱輸入風險約見環境及生態局局長
民建聯議員在會上提出多項建議,促請政府強化防控,包括促請當局要檢視各區的蚊患風險,聯同房屋署及康文署等不同部門公共地方、公共屋邨、公園等加強巡查,如發現蚊子滋生地,要馬上清理積水,採取滅蚊行動;加強巡查高風險地區如建築地盤及工地,對發現蚊子滋生的違規情況採取行動;此外,亦不要容忽視學校或領展管理的場所等非部門直接管理,但可能出現蚊子滋生的地點。議員亦建議當局參考佛山投放「滅蚊魚」的做法,考慮在港是否適用,滅蚊果效值得當局借鑒。
7月30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推進中西醫跨境轉介合作」記者會暨論壇
為推動中西醫跨境交流與合作,促進香港與內地醫療健康事業的發展,深圳市羅湖區政府、民建聯振興中醫藥小組、香港註冊中醫學會於今日上午(7月30日)在立法會大樓合作舉辦「推進中西醫跨境轉介合作論壇」,邀請香港與內地專家學者就跨境轉介合作、中西醫融合發展等議題進行探討交流。
7月30日讀畢需時 7 分鐘


民建聯倡加強領先科技與醫療融合發展
隨著科技進步,創新技術已廣泛應用於醫療領域,為檢測、治療方法、藥物以及病患照護等帶來嶄新模式。當局近年也致力提升公營醫療服務,社會十分關注應如何更好地結合科技與醫療,以提升香港醫療系統效益,促進長遠發展,從而提升病患者福祉。為此,民建聯及癌症策略關注組今日舉行圓桌會議,邀請了醫管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醫生就本港推動科技與醫療融合發展作出回顧及展望,同場並有多名來自醫學界翹楚醫生,分別就遠程醫療、如何有效地應用AI應用支援癌症篩查,以及先進療法及研究等不同討論環節上發表精闢創見,包括: 中國移動香港有限公司政企客戶部顧問專家梁國錕、香港中文大學臨床助理教授李兆澄醫生、香港婦女影像診斷中心放射科專科醫生方俊仁醫生、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腫瘤學系陳林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系名譽副教授余知行醫生、香港中文大學臨床助理教授李兆澄醫生、香港大學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謝偉財教授、香港大學臨床醫學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臨床教授杜啟峻教授、及小而同罕有骨骼疾病基金會主席朱凱欣女士...
7月21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陳永光支持《2025年輔助醫療業(修訂)條例草案》,促進註冊中醫與其他醫療專業人員的跨專業合作
陳永光表示,早於1999年《中醫藥條例》生效後,當時未有適時修訂《輔助醫療業條例》,容許輔助醫療業人員接受註冊中醫轉介。阻礙註冊中醫與輔助醫療業的跨專業合作,變相阻礙註冊中醫使用X光、MRI (磁力共振掃描)和化驗等關鍵現代診斷技術,限制了中醫發展。過去十多年,他聯同中醫界一直要求政府修訂《輔助醫療業條例》,容許輔助醫療人員接受註冊中醫轉介,讓中醫能夠使用現代診斷技術,今日《條例草案》終於能夠拆牆鬆綁、提供法律框架讓輔助醫療業人員接受中醫師轉介,對此中醫界表示歡迎和支持。
7月1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邁向慢病共治新時代──慢病共治圓桌會議圓滿舉行凝聚多方力量 三大建議優化基層醫療藍圖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聯同關注團體「銀騎士」今午舉辦「慢病共治圓桌會議」,邀請來自學界、醫療界、患者組織及多個非政府組織代表參與討論,並在會後提出三大建議,包括:(一)建議政府善用基層醫療架構,擴大慢性疾病篩查與後續管理工作;(二)建議基層醫療署加強公私營協作及新科技應用,以優化慢病治理模式;及(三)政府應善用地區與非政府資源,加強推廣宣傳,讓更多市民了解基層醫療的重要性...
6月3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林琳促完善HER2型低表達乳癌檢測分類及藥物支援,助患者提升防治意識,抓住治療黃金期
林琳指出,國際HER2判讀指南已於2023年9月,建議在檢測報告中加入註解說明「HER2低表達」的結果(即IHC 1+或IHC 2+/ISH無擴增),以更清楚判斷患者適合接受特定標靶治療。然而,現行醫管局檢測報告未顯示低表達分類,患者亦缺乏相關教育,恐延誤黃金治療時機。且現時針對HER2型低表達乳癌的藥物,惟暫未納入安全網,患者需自費負擔高昂藥費。林琳建議當局考慮將相關藥物列入資助範圍,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療方案及保障。
5月14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梁熙歡迎政府就提高私院收費透明度提初步立法建議,期望盡早落實,加強病人預算及保障
梁熙過去一直促請當局進一步推廣套餐式收費、並公布私家醫院常見手術費用的收費基準,令私院收費定價合理、設立中央平台讓比較不同醫院對同一治療程序的收費及過程收費紀錄等,樂見政府積極回應其建議,包括提出三大立法建議方向,包括私營醫療機構需公布價目資料、規定私家醫院提供服務費用預算,以及規定私院呈報和公布收費的統計數據。梁熙議員相信,做法令市民更能「貨比三家」,在接受治療前能參考及和預算,減低出現醫療費用成「無底深潭」的風險。
5月7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回應政府提出多項控煙措施修例梁熙期望政府加快打擊「火車頭」行為
對於政府提出明年起禁止在排隊輪候公共交通工具、進入指定處所如醫院、公眾遊樂場地等時吸煙,亦將醫院、幼兒中心等出入口3米範圍內劃為禁煙區,梁熙對此表示支持,但認為規管力度不足,因市民最受二手煙影響的是「火車頭」,相關規管未有納入於今次修例中,對此感到失望,期望政府再三考慮禁止「火車頭」,多管齊下減少市民吸入二手煙的機會。
4月2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公院收費大改革 公私協作新機遇
梁熙在會上表示,比起調整價格,相信更重要是醫管局需要先做好配套,以公營夜診服務為例,目前醫管局轄下74間普通科門診診所當中,只有23間普通科門診診所設有提供夜間門診服務,其中更只有14間在周日及公眾假期提供服務。翻查資料,2023年相關間診所就診率幾乎百分百,反映服務明顯不足..
3月25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私院收費欠透明,礙公私營分流。梁熙促把握續約契機,推套餐式收費,仿新加坡公開收費方便市民貨比三家
梁熙認為,報告及投訴數字反映目前只靠兩間私院推出套餐式服務,以及目前政府連同私家醫院聯會推出先導計劃措施,私院收費透明度仍然不足,必須推出有效措施,加大力度,否則若消費者削弱對私院信心,令公營醫療服務更大壓力。另外,收費欠透明亦擔心會影響保險公司的承保範圍,亦會影響病人...
3月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陳永光回應《財政預算案》,冀政府進一步促進中醫藥產業發展
陳永光表示,本港具有獨特的純中醫和中西醫並行的醫療制度,而且在標準制訂、臨床研究和國際貿易方面有明顯優勢。政府應善用這些優勢,進一步促進中醫藥產業的發展。他相信,中醫藥產業會是香港醫療產業的亮點。
2月2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李世榮回應社署擴大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
李世榮歡迎有更多內地院舍加入「計劃」。他表示,現時選擇到內地安老的長者逐漸成了趨勢,他引述之前政府提供數據指出,2020年至2023年期間,在廣東省居住的65歲或以上香港長者已超過八萬人,隨著香港人口老齡化,他預期將會有更多香港長者選擇在廣東退休。
2月20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預防子宮頸癌 - 葛珮帆、林哲玄不滿HPV疫苗補種計劃學校參與不足,呼籲各方努力提升接種率
葛珮帆提到,現時接種HPV疫苗的價錢並不便宜,兩劑疫苗動輒耗費約3000港元以上,一些基層家庭實在難以負擔,所以政府提供免費注射HPV疫苗確是德政。衞生署及學校均有責任做好推廣及教育工作,向家長及學生解說打HPV 疫苗的重要性,盡量呼籲學生接種疫苗。
2月14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立法會議員何俊賢、梁熙高度關注瑪嘉烈醫院食物中毒個案,促請儘快查清原因
據報,瑪嘉烈醫院員工出現懷疑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群組,共涉3名病人,同為該院腫瘤科醫生,其中一名30多歲的腫瘤科醫生已於上周五(7日)離世。衛生署今日下午見記者表示,食安中心正在調查三人之間的關聯,不排除有更多感染個案。立法會議員何俊賢、梁熙對該事件表示高度關注。
2月1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陳永光歡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對香港註冊傳統口服中成藥在內地上市註冊實施簡化審批的安排
陳永光表示,一直以來內地市民對「香港製造」都十分有信心,香港的中成藥產品更是不少中外旅客的必買手信。對香港註冊傳統口服中成藥在內地上市註冊實施簡化審批的安排,能讓香港註冊的傳統口服中成藥透過簡化流程於內地上市,這不但能助力本港中藥企業拓展內銷市場,亦能為內地民眾提供...
1月21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成立《完善社區醫療服務大聯盟》
們一直關注黃大仙區以至全港醫療服務和發展,持續跟進並促請政府不斷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為了更全面及有系統地向政府提出不同醫療範疇的政策倡議,我們特成立《完善社區醫療服務大聯盟》,希望透過相關界別的專業人士及團體、不同持份者及民意代表的加入及支持,集思廣益,進行深入調研...
1月2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全港18場「區區有中醫」圓滿結束,逾二千三百名市民受惠,反映社區對中醫服務需求殷切
民建聯早前以「龍躍賀國慶」為題舉辦系列活動慶祝國家成立75周年,其中一項「區區有中醫」全港義診贈藥活動進行長達5個月,於剛過去的周日舉辦最後一場。民建聯秘書長、行動及宣傳委員會主席葉傲冬表示,今年逾二千三百名市民受惠,較去年受惠人次增加約一成,反映社區對中醫服務需求殷切。
2024年12月16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北都醫院布局規劃有變,劉國勳建議盡快交代原定古洞北醫院用地規劃,讓土地及早配合北都發展
劉國勳議員對政府改變北部都會區的醫院布局表示理解,而原已預留古洞北第28區、約4公頃用地,屬於古洞北第一期工程,有關土地已完成收地、現正用作儲存建築物料及填料之用,他指出有關用地選址方面,毗鄰用地規劃屬政府聯用大樓。劉國勳議員期望各界希望北都應盡早提供土地的情況下...
2024年12月12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醫院系統管理檢討委員會報告出爐,梁熙認同報告建議,促盡早落實措施減低醫療事故發生
今年6月發生多宗醫療事故,梁熙議員當時指出,醫療事故頻生,醫療事故報告只提出改善建議,未有交代事故責任。醫院系統管理檢討委員會報告全面揭示了醫管局一直存在權責不清、安全文化不足等問題,建議可說是十分全面。梁熙對醫管局將成立管治及架構改革委員會抱有期望,希望可以從高層次的領導加強對
2024年11月2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