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何俊賢:關注美國急凍蝦檢出放射性物質事件,促請政府重視食品核污染風險

2025年8月25日


近日,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發表聲明,指出由印尼某食品供應商包裝的多個批次急凍蝦產品可能受到放射性物質銫-137(Cesium-137)的污染。隨後,加州一家食品公司的產品也被發現存在類似問題。立法會議員何俊賢對此事表示高度關注,並去信政府。他認為,香港作為國際都市,匯聚世界食材,而日本核污水仍在持續排入海洋,針對放射性物質通過食物鏈擴散引致的全球性食物安全風險,特區政府應予以高度重視。


據了解,銫-137的半衰期長達30年,即該物質能在自然環境沉積,如不慎透過呼吸或食用攝入,會積聚在人體內並增加患癌風險,危害健康。何俊賢促請食安中心核查涉事企業生產或包裝的急凍蝦及其他海產品是否經由其他渠道進入香港市場,並及時作出適當行動,包括暫停進口;同時對市面上的急凍海產品進行抽查,全面排查風險產品,並向公眾通報進展,降低公眾疑慮。

 

此外,因為福島核電廠事故及後續核污水排海計劃泄漏的放射性物質中也包括銫-137,不能排除因福島核事故導致的食物安全風險。何俊賢認為,特區政府要主動跟進事件,繼續與涉事國家當局聯絡,明確受污染環節,並查明是否與核污水排放入海導致原料被污染有關。另外,鑑於日本核污水持續排海,其中放射性物質將隨著時間推移沉積於海洋、地下水與土壤,以及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即便目前海水檢測結果安全,特區政府亦有必要預先全面評估核污染對食品安全、漁業資源的長期影響,並制訂應對方案,做到「未雨綢繆」。

 

留言


訂閱《建聞》電子版和其他電子資訊

您已成功訂閱

  • Facebook
  • Youtube
WhatsApp Image 2022-07-21 at 10.55_edited.jpg
wechat.jpeg

 3582 1111

香港北角英皇道83號聯合出版大廈15樓

© 2024 by the DAB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