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首宗基孔肯雅熱本地個案梁,熙促加強地區教育提高警覺 找出隱形患者防大規模爆發

2025年10月26日


本港出現基孔肯雅熱首宗本地感染個案,當局82歲患者潛伏期不曾外遊,估計是在居住的鑽石山鳳德邨感染。民建聯衞生事務發言人梁熙關注患者住處同區沒有出現過輸入個案,相信是有「隱形患者」在區內傳播,促請當局即時加強地區教育,提高市民及醫生警覺,同時提升檢測的容量及速度,盡快抽出其他隱形個案,以及應對可能大幅增加的需求,另外亦要考慮參考登革熱引入三級應變計劃。


本港8月初公布首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事隔兩個多月後,出現首宗本地個案,梁熙認同本港防蚊滅蚊工作做得不錯,誘蚊指數持續改善,成功減低本地傳播的風險,香港未有出現大規模爆發,至今有46宗輸入個案。惟這低水平亦或令市民忽視,沒有提高警覺,對關節痛等病徵掉以輕心,必須以首宗本地個案為警號,加強地區教育,包括市民及私家醫生,未來十天是關鍵,若找到隱形個案,就大機會可以斷絕傳播鏈。


另外,目前市面上並沒有獲國際認證的基孔肯雅熱快速測試產品,政府的檢測成主要途徑,而一般檢測需時約4小時,梁熙認為要提升檢測的容量及速度,應對可能大幅增加的需求。


政府早年就登革熱制定「戒備、嚴重及緊急」三個應變級別,基孔肯雅熱傳播速度是登革熱四倍,梁熙認為有需要參考登革熱制定準備及應變計劃,以助各政策局及部門因應疫情的不同情況,作出應對。另外亦因應情況將「e-革登熱」電子通報平台,擴大至涵蓋基孔肯雅熱,以加強通報機制,並確保各部門執行不同級別的對策,保障公眾健康。



傳媒聯絡: 

立法會議員 梁熙 (9665 0660)

留言


訂閱《建聞》電子版和其他電子資訊

您已成功訂閱

  • Facebook
  • Youtube
WhatsApp Image 2022-07-21 at 10.55_edited.jpg
wechat.jpeg

 3582 1111

香港北角英皇道83號聯合出版大廈15樓

© 2024 by the DAB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