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院收費欠透明,礙公私營分流。梁熙促把握續約契機,推套餐式收費,仿新加坡公開收費方便市民貨比三家
- 民建聯
- 3月6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2025年3月6日
消費者委員會發表研究報告,審視消費者使用私營醫療服務時所遇到疑慮和痛點。
民建聯衞生事務發言人、立法會議員梁熙認為,報告及投訴數字反映目前只靠兩間私院推出套餐式服務,以及目前政府連同私家醫院聯會推出先導計劃措施,私院收費透明度仍然不足,必須推出有效措施,加大力度,否則若消費者削弱對私院信心,令公營醫療服務更大壓力。另外,收費欠透明亦擔心會影響保險公司的承保範圍,亦會影響病人對公私營服務的選擇。
梁熙議員一直關注私院收費透明度,早前已提出同一手術在不同私院的收費差異可達三倍,病人根本無從得知其差異,最終可能選擇返回公營醫療服務。早於去年初就促請有關當局進一步推廣套餐式收費,提高收費的透明度,讓病人在入院前「心中有數」,安心接受治療。
另外,梁熙議員指出,私院收費透明度的問題亦影響醫療保險的使用。根據2022/23年的《本地醫療衞生總開支帳目》,醫療衛生總開支52%來自公共支出,保險計劃佔17%,而住戶實付支出則佔30%。即醫療開支除了依賴公共服務,其次就是由市民「自掏荷包」,未能充分利用醫療保險分擔開支。世衞建議,住戶實付支出比例應低於20%,香港佔30%的水平明顯偏高,這會影響市民選擇私營醫療服務的意欲。期望透過提高收費透明度,保險公司可以提供更完善保障,承擔更多醫療開支。
梁熙議員認為,除目前兩間提供一定比例套餐式收費的私院,現有私家醫院進行擴建或重建時若涉及修訂地契,亦應加入有關條款,期望局方把握牌照續約契機,要求其他私家醫院引入套餐式收費,進一步分流公營醫療服務的壓力。同時希望局方可以公開有關進度,讓社會掌握時間表。
另外,即使收費公開,私院之間的做法不一致,令消費者亦難以「貨比三家」。梁熙議員建議仿傚新加報公佈私院常見手術的收費基準,包括手術費、麻醉費、醫療設施使用費和醫療諮詢費等,令私院合理定價,抑制醫療費用的飆升。
同時設立中央平台,在同一平台公開及比較同一種治療程序的收費及收往收費紀錄,令市民以至保險公司掌握更多資料,真正提高透明度。
政府正探討就私營醫療收費透明度立法,梁熙議員支持並期望盡快有進展,相信不但可以令消費者更有保障,減少爭拗對私院營運亦有好處,保險公司亦能掌握數據,提供更全面保障,令本港公私營有更好的融資分佈,改善公私營醫療體系的協作,為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選擇,一舉多得。
傳媒聯絡:
立法會議員 梁熙 (9665 066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