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首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梁熙促即時加強滅蚊 防本地大規模爆發
- 民建聯
- 8月2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2025年8月2日
政府今日公布本港今年首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患者為居於觀塘安達邨的12歲男童,上月曾到佛山旅遊,報稱曾被咬叮,上月30日返港後翌日出現病徵,經檢測後對基孔肯雅熱病毒呈陽性。
民建聯衞生事務發言人梁熙表示對出現首宗個案關注,促請政府各部門即時加強防疫及防蚊工作,確保不會於本港大規模爆發。梁熙議員認為,政府各部門已進行一系列預防措施,目前首要即時加強滅蚊及防蚊工作,特別是患者居住一帶附近,以及誘蚊器指數高的分區,積極採取防控蚊患措施。民建聯各區的團隊會加強巡區,將蚊患黑點相關資料提交有關當局跟進,協助減低本地傳播的風險。
梁熙議員表示,基孔肯雅熱是一種透過蚊子傳播的病毒,滅蚊防蚊工作尤關重要,參考食環署數據,七月的階段性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有四個分區高於百分之二十的警戒水平,達「紅色」第三級警戒級別,代表白紋伊蚊分布廣泛;而個別分區如北角、大埔西及西貢市等,指數亦較高,必須即時加強滅蚊及防蚊工作。
梁熙議員指出,近日高溫多雨,擔心蚊患會更加嚴重,梁熙議員早前巡視過港島東區內工程地盤,並促請施工單位加強預防蚊患,工地已用蚊油、蚊沙及加設加蚊燈等,過去不少蚊患黑點都得以改善,但要加強注意非政府管轄範圍都要提高警惕,做好防蚊工作。民建聯會繼續與政府攜手找出蚊患黑點,做好防蚊滅蚊工作。
另外,梁熙議員接獲地區人士反映,康文署在轄下康樂場地設置的蚊蟲誘捕裝置如石油氣和太陽能滅蚊機等,有時未能正常運作,梁熙議員促請當局在此關鍵時期多安排巡查,如發現蚊蟲誘捕裝置損壞,會盡快安排維修。
梁熙議員指出,全球多個地區都有基孔肯雅熱個案,暑假期間市民外遊多,必需做好口岸防控工作,提高口岸人員對病毒防範的意識,盡力降低出現輸入個案的風險。同時提升私家醫生通報意識,及本港病毒檢測能力,達致早發現、早診斷,防止大規模爆發。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早於7月30日,與環境及生態局謝展寰局長、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歐家榮醫生等會面,就加強本港防控措施提出建議。其中何俊賢議員在會上建議,建立外判商蚊患黑點通報機制;參考佛山投放「滅蚊魚」,利用本地物種實施生物防護措施;同時要確保藥身存量足夠,亦要透過教育提升公眾意識。
傳媒聯絡:
立法會議員 梁熙 (9665 0660)
立法會議員 顏汶羽(6600 2511)
立法會賢員 何俊賢 (2682015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