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陳永光支持《2025年輔助醫療業(修訂)條例草案》,促進註冊中醫與其他醫療專業人員的跨專業合作

2025年7月16日


立法會今日審議《2025年輔助醫療業(修訂)條例草案》。民建聯衞生事務發言人、香港註冊中醫學會會長、選委界立法會議員陳永光表示全力支持草案,指條例草案不但加強輔助醫療業在醫療體系的重要角色,更重要的是解除「緊箍罩」,容許輔助醫療人員接受註冊中醫轉介,促進註冊中醫和其他醫療專業人員的跨專業合作,及促進中醫和中西醫協作在第二層、第三層醫療中的發展,對構建中西醫協作香港醫療新模式,促進香港中醫發展,提升病人的福祉。


陳永光表示,早於1999年《中醫藥條例》生效後,當時未有適時修訂《輔助醫療業條例》,容許輔助醫療業人員接受註冊中醫轉介。阻礙註冊中醫與輔助醫療業的跨專業合作,變相阻礙註冊中醫使用X光、MRI (磁力共振掃描)和化驗等關鍵現代診斷技術,限制了中醫發展。過去十多年,他聯同中醫界一直要求政府修訂《輔助醫療業條例》,容許輔助醫療人員接受註冊中醫轉介,讓中醫能夠使用現代診斷技術,今日《條例草案》終於能夠拆牆鬆綁、提供法律框架讓輔助醫療業人員接受中醫師轉介,對此中醫界表示歡迎和支持。


身兼《2025年輔助醫療業(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委員的陳永光說,在委員會審議期間,有個別委員對註冊中醫作出轉介的專業能力要求表示關注。他今日在立法會二讀時再次強調,現時所有本地大學所提供的中醫培訓課程設計上均融入了理論、臨床實習及考核三個重要元素,與其他醫療專業的培訓課程無異,因此三所本地大學中醫學院培訓的中醫學生,原則上已具備轉介病人接受常用診斷成像檢測和化驗檢查的主要知識及能力,而非本港的培訓的中醫師,亦必須要先通過執業資格試才能在本港執業,故此香港註冊中醫師的專業水平絕對足夠做好轉介工作。


根據今次《條例草案》內容,雖然為中醫轉介提供法律框架,但沒有訂明轉介安排的細則,仍須按中醫和相關輔助醫療人員專業守則所訂明的細節執行,或要由中醫藥管委會與相關輔助醫療業管委會進行專業商討。陳永光表示,中醫界對此只能無奈接受,但再次促請政府在《條例草案》通過後,積極採取措施促成中醫與西醫和輔助醫療專業進行有效討論,爭取早日凝聚共識,完成轉介守則的制訂工作,全面落實轉介,才能體現今屆政府「以結果為目標」的擔當,同時亦體現醫務衞生局對促進中醫發展的決心和承擔。


傳媒查詢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香港註冊中醫學會會長陳永光 94972015

留言


訂閱《建聞》電子版和其他電子資訊

您已成功訂閱

  • Facebook
  • Youtube
WhatsApp Image 2022-07-21 at 10.55_edited.jpg
wechat.jpeg

 3582 1111

香港北角英皇道83號聯合出版大廈15樓

© 2024 by the DAB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