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推進中西醫跨境轉介合作」記者會暨論壇
為推動中西醫跨境交流與合作,促進香港與內地醫療健康事業的發展,深圳市羅湖區政府、民建聯振興中醫藥小組、香港註冊中醫學會於今日上午(7月30日)在立法會大樓合作舉辦「推進中西醫跨境轉介合作論壇」,邀請香港與內地專家學者就跨境轉介合作、中西醫融合發展等議題進行探討交流。
5天前讀畢需時 7 分鐘


民建聯倡加強領先科技與醫療融合發展
隨著科技進步,創新技術已廣泛應用於醫療領域,為檢測、治療方法、藥物以及病患照護等帶來嶄新模式。當局近年也致力提升公營醫療服務,社會十分關注應如何更好地結合科技與醫療,以提升香港醫療系統效益,促進長遠發展,從而提升病患者福祉。為此,民建聯及癌症策略關注組今日舉行圓桌會議,邀請了醫管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醫生就本港推動科技與醫療融合發展作出回顧及展望,同場並有多名來自醫學界翹楚醫生,分別就遠程醫療、如何有效地應用AI應用支援癌症篩查,以及先進療法及研究等不同討論環節上發表精闢創見,包括: 中國移動香港有限公司政企客戶部顧問專家梁國錕、香港中文大學臨床助理教授李兆澄醫生、香港婦女影像診斷中心放射科專科醫生方俊仁醫生、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腫瘤學系陳林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系名譽副教授余知行醫生、香港中文大學臨床助理教授李兆澄醫生、香港大學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謝偉財教授、香港大學臨床醫學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臨床教授杜啟峻教授、及小而同罕有骨骼疾病基金會主席朱凱欣女士...
7月21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陳永光支持《2025年輔助醫療業(修訂)條例草案》,促進註冊中醫與其他醫療專業人員的跨專業合作
陳永光表示,早於1999年《中醫藥條例》生效後,當時未有適時修訂《輔助醫療業條例》,容許輔助醫療業人員接受註冊中醫轉介。阻礙註冊中醫與輔助醫療業的跨專業合作,變相阻礙註冊中醫使用X光、MRI (磁力共振掃描)和化驗等關鍵現代診斷技術,限制了中醫發展。過去十多年,他聯同中醫界一直要求政府修訂《輔助醫療業條例》,容許輔助醫療人員接受註冊中醫轉介,讓中醫能夠使用現代診斷技術,今日《條例草案》終於能夠拆牆鬆綁、提供法律框架讓輔助醫療業人員接受中醫師轉介,對此中醫界表示歡迎和支持。
7月1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民建聯工商專業支部《關注香港中醫藥發展》圓桌會議
政府近年積極推動中醫藥發展,香港首間中醫醫院將於今年底起分階段投入服務,標誌著本港中醫藥發展邁向新里程。有見於此,民建聯工商專業支部(下稱支部)聯同「振興中醫藥」工作小組今天舉辦《關注香港中醫藥發展》圓桌會議,會議由支部主席兼立法會議員黃英豪主持,並邀請了香港中醫醫院行政總監卞兆祥教授、香港註冊中醫學會會長兼立法會議員陳永光教授、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院長馮奕斌教授、港區人大代表兼香港中醫中藥界聯合總會會長李應生先生、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講師及發展部經理陳錦良博士、民建聯副主席兼「振興中醫藥」工作小組成員葛珮帆議員出席,並由香港註冊中醫學會副會長林蓓茵博士擔任司儀...
7月12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陳永光回應《財政預算案》,冀政府進一步促進中醫藥產業發展
陳永光表示,本港具有獨特的純中醫和中西醫並行的醫療制度,而且在標準制訂、臨床研究和國際貿易方面有明顯優勢。政府應善用這些優勢,進一步促進中醫藥產業的發展。他相信,中醫藥產業會是香港醫療產業的亮點。
2月2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青年民建聯第二屆「我要做幕僚」青年人才培訓計劃啟動禮 暨 記者招待會
為進一步培育青年人才,今年青年民建聯將再次舉辦「我要做幕僚」青年人才培訓計劃,旨在創造高質量平台發展、培育、引領青年並發展他們議政論政的潛能,同時今年計劃加大力度,與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展開全面合作,提供更多名額讓青年人才發揮才華,本年度計劃的報名情況亦非常踴躍,競爭非常激烈,一共收
2月2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陳永光歡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對香港註冊傳統口服中成藥在內地上市註冊實施簡化審批的安排
陳永光表示,一直以來內地市民對「香港製造」都十分有信心,香港的中成藥產品更是不少中外旅客的必買手信。對香港註冊傳統口服中成藥在內地上市註冊實施簡化審批的安排,能讓香港註冊的傳統口服中成藥透過簡化流程於內地上市,這不但能助力本港中藥企業拓展內銷市場,亦能為內地民眾提供...
1月21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成立《完善社區醫療服務大聯盟》
們一直關注黃大仙區以至全港醫療服務和發展,持續跟進並促請政府不斷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為了更全面及有系統地向政府提出不同醫療範疇的政策倡議,我們特成立《完善社區醫療服務大聯盟》,希望透過相關界別的專業人士及團體、不同持份者及民意代表的加入及支持,集思廣益,進行深入調研...
1月2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全港18場「區區有中醫」圓滿結束,逾二千三百名市民受惠,反映社區對中醫服務需求殷切
民建聯早前以「龍躍賀國慶」為題舉辦系列活動慶祝國家成立75周年,其中一項「區區有中醫」全港義診贈藥活動進行長達5個月,於剛過去的周日舉辦最後一場。民建聯秘書長、行動及宣傳委員會主席葉傲冬表示,今年逾二千三百名市民受惠,較去年受惠人次增加約一成,反映社區對中醫服務需求殷切。
2024年12月16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痛症中心」陷阱多陳永光促政府加強打擊非法行醫
2024年10月30日 目前,坊間有不少處所標榜能為顧客提供「正骨」及紓緩痛楚服務。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香港註冊中醫學會會長陳永光表示,接獲不少市民的投訴和求助個案,指在該類處所接受了懷疑是非醫療專業人員提供的服務後受傷。為此他在今日的立法會會議上提出口頭質詢,促請政府正視非...
2024年10月30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陳永光:《施政報告》有助推動中醫藥發展,弘揚中醫藥文化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10月16日)公布2024年《施政報告》,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香港註冊中醫學會會長陳永光表示,樂見行政長官接受他和民建聯的建議,在《施政報告》提出擴展中西醫協作服務、舉辦首屆「香港中醫藥文化節」等系列政策措施。
2024年10月1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民建聯與醫務衞生局會面 期望加強公營醫療服務
新一份《施政報告》將在本月中公布,民建聯多位議員,包括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兼立法會議員李慧琼、港區人大代表兼立法會議員黃英豪、立法會議員劉國勳、顏汶羽、梁熙、陳永光昨日(7日)傍晚與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會面,就基層醫療、地區康健中心服務、成立本港第三間醫學院、藥物研發及應用等議題進
2024年10月8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民建聯參觀機場三跑智能設施
社會十分關注機場第三條跑道的情況,民建聯立法會陳恒鑌議員、葛珮帆議員、陳學鋒議員、周浩鼎議員、陳勇議員、陳仲尼議員、鄭泳舜議員、顏汶羽議員及陳永光議員,昨日(10月3日)在機管局陪同下參觀正在興建的口岸人工島泊車設施、香港國際機場安檢系統、即將投入服務的機場三跑相關智能設施。
2024年10月4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民建聯「區區有中醫」啟動禮
今年是國慶75周年,民建聯舉行一系列「龍躍賀國慶」活動,當中包括全港18區「區區有中醫」義診贈藥服務。活動今日在旺角街坊會陳慶社會服務中心禮堂舉辦,並由民建聯副主席陳勇、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永光和民建聯油尖旺支部主席楊子熙主禮。
2024年9月2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民建聯公布《推動中醫藥發展倡議書》多管齊下優化中醫藥服務
2023年《施政報告》提到政府會積極推動中醫藥發展,而民建聯一項調查發現,中醫服務深受市民的信任和歡迎,因此民建聯聯同香港註冊中醫學會認為,現時正是推出措施推動中醫藥發展的好時機,有針對性地解決目前中醫界存在的痛點難點,經一系列調研後,發表《推動中醫藥發展倡議書》...
2024年9月13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中醫界向政府提建議 冀促進中醫骨傷科發展
陳永光表示,中醫骨傷科服務一直深受市民歡迎,再加上香港生活節奏緊張,人口持續高齡化,可以預見未來市民對中醫骨傷科的服務需求將會更加殷切。不過,由於目前本港的法律架構並無確立中醫專科制度,再加上中醫醫療資源所限,以致出現中醫骨傷科臨床實習資源緊絀、十八區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
2024年8月23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民建聯到新皇崗口岸考察,期待更多便利通關措施推出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慧琼、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勇、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恒鑌、劉國勳 、陳永光、民建聯建設發展委員會副主席陳志毓昨日(9日)到皇崗口岸考察發展重建情況,並於皇崗口岸重建指揮部進行調研座談會。
2024年7月10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民建聯「父親節—爸爸養生之道」 議員局長大耍健身氣功「八段錦」,提升市民健康意識
民建聯副主席兼立法會議員陳勇、葛珮帆,聯同立法會議員兼香港註冊中醫學會會長陳永光,邀約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在荃灣西樓角花園舉行「父親節—爸爸養生之道」活動,期間公布民建聯所關注的男士政策外,並聯同局長大耍健身氣功「八段錦」。儀式後一行人為參與活動的眾爸爸送上養生湯包...
2024年6月1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發展香港中醫藥文化旅遊建議
香港旅遊業正逐漸復甦,當局預期今年將迎來超過5000萬人次旅客,為把握旅遊業帶來難能可貴的商機,民建聯倡議將傳統中醫藥文化加入旅遊元素,於啟德島新發展區設立「中醫藥養生體驗中心」,透過中醫藥體驗把中華文化推廣國際,讓旅客及市民感受到與前「不一樣」的香港。
2024年6月1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中醫藥發展專員與中醫界代表會面 商討制訂《中醫藥發展藍圖》
陳永光表示,醫務衞生局經公開招聘後委任鍾志豪博士為中醫藥發展專員,他在本週一(5月20日)履新,第二日即與中醫藥界代表會面交流,這體現專員重視業界意見和聲音,樂意與業界溝通交流,值得點讚。
2024年5月21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