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民建聯發表「應對人口挑戰」香港人口政策報告書

2013.06.25


鑑於本港生育率下降、人口高齡化,以致內地孕婦來港產子等涉及人口政策的議題一直備受關注,而「少子高齡化」的人口發展趨勢亦成為本港持續發展的挑戰。另方面,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後即重組「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並啟動新人口政策的制訂工作。就此,民建聯政策委員會早前就香港人口發展趨勢進行研究,並提出當局在制訂人口政策時所須關注的問題及我們的政策建議,以供特區政府參考。


報告指出雖然2013年起特區政府已實施「零雙非」政策,但至2012年已有超過20萬雙非嬰兒在本港出生,當局必須為他們做好來港的準備,否則不但影響本地市民使用公共服務的權利,亦會對社會和諧造成衝擊。


就本港的生育率,報告提到雖然過去10年大批內地孕婦來港產子曾短暫推高了本港的生育率,但這個短暫的現象並不能改變本港生育率下降的趨勢。而依此發展下去,本港將出現勞動人口的減少、勞動人口結構老化,以及勞動力供應失衡等問題。此外,若生育率持續下降,家庭結構亦會出現變化,家庭人數會隨生育率的下降而減少,令家庭養老護老的功能受到影響,最終可能需要將家庭照顧長者的責任,進一步轉移到由社會福利體系去分擔。


而在人口高齡化方面,報告認為人口高齡化已成了迫在眉睫的問題。因為2011年人口普查顯示,本港目前兩個最大的年齡組群(45-49歲以及50-54歲),將在未來10年內陸續進入退休年齡。而根據聯合國的定義,到2023年,即10年後,本港就會成為「超高齡化社會」,屆時每5個人之中就有一位是老年人口,長者人口達160萬。而按老年經濟撫養比率計算,現時(2013年)每4名從事經濟活動人口就已經需要供養一名老年人口。


在遷移人口方面,報告關注到每年4萬7千多名持單程證來港人士,普遍存在適應困難,當局必須正視及持續提供支援。另一方面,在輸入海外人才上,政府基本上是奉行市場主導的開放政策,特別是一般就業政策,既無行業限制亦無配額,但有關政策與本港的人口政策是否配合,多年來卻從未作出檢討。


除此以外,本港約有50萬港人長期於內地居住或逗留,這部份長居內地的人口,與本港有著密切的聯繫,但當局在制訂人口政策時,卻一直未有將他們納入其中。而現時每年約有7萬名本地學生在海外留學,當中近七成是供讀專上教育,他們的人數等同或超過每年本港從海外吸納的人才總數,是本港寶貴的人才庫。報告呼籲當局應研究如何吸引這批本港海外留學生回港。


最後,報告就應對本港的人口挑戰,分五方面提出共47項建議,以當局考慮,當中主要的建議概括如下:


(一) 目標及體制方面的建議


1. 政府應重新制定一個可以平衡經濟及社會發展的人口政策目標,當中必須包涵三個原素:應對人口高齡化、照顧家庭需要及港人優先。


2. 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應作為常設的組織,並獲取資源設立政策研究及行政支援部門,以協助委員會規劃、制定及調整人口政策。


3. 就本港的人口政策目標及政策內容進行諮詢,並每兩至三年,進行檢討。


(二)應對「雙非孕婦」來港產子及所衍生問題的建議


1. 若現行行政措施無法阻止「雙非孕婦」來港產子,應透過合適的法律方式,徹底解決問題。


2. 研究在深圳開設港辦學校,並接受香港教育當局在教學和管理方面進行監督,包括在財務管理方面的監督,以「港式資助」教育,吸引內地家長讓子女在深圳就學,紓緩跨境上學對本地學位的壓力。


(三)鼓勵生育的建議


1. 參考海外的經驗,研究向中產及低收入的家庭,發放育兒津貼。


2. 在保障本地婦女能優先使用婦產科服務下,應為「單非孕婦」提供配額,以供她們在配偶陪同下,在港分娩。


3. 將幼兒教育納入免費教育,以落實由幼兒階段至高中的15年免費教育。


4. 透過軟性宣傳,重塑重視生育的價值觀,以平衡制約結婚及生育的觀念。


(四)應對人口高齡化的建議


1. 改革高齡津貼(俗稱「生果金」)的安排,成為分級資助的三級制「退休保障養老金」,以補助長者的生活開支。


2. 設立「長者就業基金」,資助企業及機構聘請長者就業,或協助企業進行職務再設計,改善工作間環境,以吸納長者再就業。


3. 完善強積金制度,並為強積金自願供款提供扣稅。


4. 將「廣東計劃」擴展至廣東省以外的其他內地地區,以及將「綜援長者廣東及福建省養老計劃」擴展至其他內地省份。


5. 推出「自願性長期護理保險」,由政府向市民資助部分供款,並提供供款扣稅安排。


6. 降低長者醫療券年齡門檻至65歲,並簡化行政安排,鼓勵更多醫生加入計劃;以及放寬長者藥物資助政策。


7. 增建安老院舍及擴展社區照顧服務。


(五)有關提升人口質素及遷移人口的建議


1. 增加教育投資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以進一步提升適齡人口大學入學率。


2. 透過提供助學金與貸款,鼓勵年輕人到內地升學,從而為香港培養更多了解內地市場的人才。同時,爭取內地大學認可副學位課程,容許本港副學位畢業生銜接內地大學升學。


3. 定期檢討及優化各項人才計劃,以維持政策的吸引力。同時,定期審視本港經濟發展的目標,以及本地人才供應,以調節各項吸納人才計劃。


4. 研究擴大目前「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准許的投資渠道,以將投資的資金實質引導至支持香港優勢產業的發展。


5. 就本港海外留學生畢業後發展的模式進行研究,以釐清影響他們回流本港發展的因素,繼而制定相關的政策以吸引海外留學生回港發展。


6. 研究開放培訓予準來港人士,讓她們能提早準備及接受培訓,到單程證申請獲批後,即能儘快投入市場,融入社會。


7. 建議當局與中央政府商討,考慮在批出單程通行證時,賦予申請人士「適應期」,暫時保留他們內地戶籍兩年,期間申請人若不能適應香港生活,仍有機會在兩年內憑返回內地重新落戶。


8. 建議當局撥出資源,增加在內地和香港提供跨境綜合家庭支援服務。


9. 當局應積極鼓勵港鐵向跨境學童提供票價優惠或月票。


 

新聞查詢: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政策委員會主席葉國謙 (9093 6363)、民建聯副秘書長、政策委員會委員葉傲冬 (9030 9067)




訂閱《建聞》電子版和其他電子資訊

您已成功訂閱

  • Facebook
  • Youtube
WhatsApp Image 2022-07-21 at 10.55_edited.jpg
wechat.jpeg

 3582 1111

香港北角英皇道83號聯合出版大廈15樓

© 2024 by the DAB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