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立法會通過周浩鼎動議「關注兒童及青少年過度使用互聯網及電子屏幕產品」議員議案

2025年6月26日


今日(6月26日)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周浩鼎在立法會動議「關注兒童及青少年過度使用互聯網及電子屏幕產品」的不擬具立法效力議員議案,冀政府加強宣傳及制定指引,讓兒童及青少年正確使用電子產品。


該動議在立法會獲得通過,動議人周浩鼎表示,首先感謝立法會議員同事們的支持,及35位議員就此議案發言,並且也提出了不少有益建議,同時感謝三位提出修正案的議員,更豐富了他議案的內容。


周浩鼎表示,兒童及青少年過量和不適當地使用互聯網及電子屏幕產品,會對他們的成長及發展造成潛在的生理、心理及精神健康風險。


學術期刊《心理學公報》上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6至10歲的兒童使用電子屏幕產品的時間越長,出現情緒和行為問題的機會就越大。該研究由美國,加拿大,澳洲,德國及荷蘭的學者共同進行研究。參與研究的澳洲昆士蘭大學教授亦在研究裡指出,學童沉淪於網絡世界,缺乏戶外及體育運動,可能再衍生體重問題,視力問題,缺乏社交能力,繼而產生進一步焦慮,再次在網絡或網上遊戲等尋求認同,或逃避現實,結果形成惡性循環。


周浩鼎指出,為了預備今次動議,他亦曾經與屯門區內的一眾中小學及幼稚園校長,進行圓桌會議討論,商討了解有關青少年過度沉迷互聯網及電子產品所產生的後續影響,包括進一步加重了學校,為學生們提供的精神輔導的人力資源負擔。


世界衞生組織雖曾提出,關於5-17歲學童每天花在電子屏幕娛樂時間,為兩小時的指引標準。


然而,衞生署於今年四月發表的《學生健康服務二○二三/二四學年周年健康報告》,根據當局進行的調查,40%以上的小學生,及達8成的中學生,每天花在電子娛樂所用上的時間已超過兩小時。情況令人憂慮。


周浩鼎促請政府加大力度宣傳及推廣健康地使用互聯網及電子屏幕產品,同時可參考內地及其他地區的經驗,考慮更新相關指引。衞生署早於二○一三年成立了《使用互聯網及電子屏幕產品對健康的影響諮詢小組》,衞生署在2018年曾發出相關的指引,然而七年過後,全球情況已有所改變,亦需要適時更新指引。包括網絡遊戲供應商應肩負的責任,例如適時向用家提供相關的時間警示等。


周浩鼎續指,政府可提升社會對兒童及青少年過度使用互聯網及電子屏幕產品的關注,例如舉辦「學童無電子屏幕產品日」及其他大型宣傳活動,形成社會氛圍,提高全社會認知,以及鼓勵兒童及青少年多參與課外活動及體育運動,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利於更好的身心發展。


新聞聯絡:

民建聯 (新界西北)立法會議員周浩鼎 37039870

Comments


訂閱《建聞》電子版和其他電子資訊

您已成功訂閱

  • Facebook
  • Youtube
WhatsApp Image 2022-07-21 at 10.55_edited.jpg
wechat.jpeg

 3582 1111

香港北角英皇道83號聯合出版大廈15樓

© 2024 by the DAB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