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修訂法例 嚴懲虐待動物 推動動物友善 發展寵物經濟
- 民建聯
- 4月16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已更新:4月17日
2025年4月16日
本港殘酷對待動物舉報個案連年上升,一直關注動物議題的民建聯新界北立法會議員劉國勳,連同民建聯北區區議員劉鎮海及由多個關注動物團體組成的「動物福利關注聯盟」召開記者會,促請政府盡快修例提高殘酷對待及疏忽照顧動物的罰則,加強打擊相關罪行,同時檢討動物進入食肆的相關法例,放寬動物出行的限制,推動動物友善社會,發展寵物經濟。
劉國勳議員指出,2024年首9個月,有關部門接獲殘酷對待動物舉報個案共494宗,已超越2023年全年數字,惟成功檢控率只有3%,比2023年低,判刑亦相對較輕,介乎14日至一年。劉國勳議員認為,目前無論在法例﹑執法至判刑上,都未有足夠阻嚇力,必需多管齊下打擊罪行,保護動物。而政府早於2019年建議修訂《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加強打擊殘酷對待動物行為,劉國勳議員期望政府盡快向立法會提交修例草案,並可先審議爭議較少的部分,提高罰則,加強動物保障。
劉國勳議員指出,目前法例的舉證門檻過高,要求執法部門證明施害者有「故意殘酷對待動物」的意圖才能定罪,令案件搜證和檢控難度大幅增加,有必要修例以涵蓋更多虐待或疏忽照顧動物的情況。另外,劉國勳議員認為,目前殘酷對待動物的最高罰為罰款20萬港元及監禁3年,缺乏阻嚇力。政府應該盡快修訂殘酷對待動物條例以加強罰則,建議最高罰款大幅提高,如增至100萬元,最高監禁期亦可考慮由3年延長至7年,保障動物權益。同時引入可公訴罪行,使起訴不受時間限制,讓執法人員有更多時間處理複雜或嚴重個案,這將有效增強阻嚇作用。
執法方面,劉國勳議員一直倡議設立「動物警察」,雖然警方現時已在全港22警區設立動物罪案警察專隊,處理殘酷對待動物個案,但部分市民反映,舉報虐待動物案件後,未必能即時轉介至專責調查隊處理。劉國勳議員建議警方改善機制,讓涉及虐待動物的個案,盡快交到專責調查組跟進,提高執法效率。
另一方面,劉國勳議員亦倡議推行更多動物友善的措施,隨着巴士推出假日寵物專線、港鐵亦研究容許乘客攜帶寵物乘車,劉國勳議員相信更多寵物會出行,建議政府跨部門檢視現行相關法例,以循序漸進方式放寬動物出行的限制,建立動物友善城市,同時推動寵物經濟。
劉國勳議員指出,全港有24萬個住戶有飼養貓狗,這些人是留港消費的重要來源,引入更多「人寵共融」政策,例如《食物業規例》(第132X章)現時規定不得將狗隻(導盲犬除外)帶進任何食物業處所內,相關法例已超過幾十年,明顯不合時宜,建議檢討相關法例,拆牆鬆縛讓食肆有更大的彈性。劉國勳議員明白,政府關注香港食肆一般面積狹窄,需顧及寵物狗隻在狹迫而多人的環境下的反應,以至對其他食客可能產生的影響和威脅。期望環境及生態局會先與食環署參考其他地區的做法和經驗,同時考慮公眾意見,檢視現時做法和法例。
由多個關注動物團體組成的「動物福利關注聯盟」以網上及實體問卷形式,就香港寵物友善政策及動物福利法作意見調查,成功收回1119份問卷,有飼養與沒有飼養寵物者各佔約一半。81.4%受訪市民認同香港需要訂立動物福利法,加重虐待動物罰則,增強阻嚇性;59.6%受訪者支持容許寵物進入食肆;66.2%的受訪者支持寵物進入公共交通工具。另外,在飼養寵物受訪者中,96.4%人士因需要照顧寵物而留港消費,整體受訪者中亦有64.8%人士認為寵物可以帶動本港經濟。
聯盟的多個團體代表亦分別指出,去年逾30宗龜隻墮樓案件的報案,至今沒有一宗獲通知有調查結果;當在山上發現非法放置捕獸器時報案,只獲回覆應找漁護署處理;過百宗懷疑毒狗事件的報案,不足10宗能成功聯絡動物罪案警察專隊處理。聯盟希望當局能加強前線警員調查動物受虐案件的培訓,提升對動物案件的敏感度及加強處理力度,以在最短時間內減少動物傷亡。
聯盟期望政府盡快完善動物福利法,並容許寵物進入食肆與公共交通工具,推動更多寵物友善措施,不但能改善社會愛護動物風氣,更能刺激香港本地經濟。聯盟亦同意政府應盡快修訂殘酷對待動物條例,加強罰則以保障動物權益,同時應加強執法部門的協作,確保動物相關案件能更迅速及有效地處理,從而提升檢控成效。
劉國勳議員會約見環境局反映意見,積極跟進以上建議。

直播重溫
YouTube: https://youtube.com/live/B_HKsRNl4DE
傳媒查詢:
立法會議員劉國勳(電話:9782 7408)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