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記者會

2025年5月2日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4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慧琼及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仲尼回港見記者介紹本次會議重點。


會議審議通過5項法律、1項報告,包括:《民營經濟促進法》、《新修訂的傳染病防治法》、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授權國務院在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暫時調整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有關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沙烏地阿拉伯王國關於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與合作的協定》的決定、關於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關於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以及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關於個別代表的代表資格的報告。


與此同時,目前有5項法律草案公開徵求意見。包括:原子能法草案二次審議稿、仲裁法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國家發展規劃法草案、監獄法修訂草案、生態環境法典草案的徵求意見。


李慧琼介紹到,會議審議通過的《民營經濟促進法》,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重大方針和政策舉措,明確平等對待、公平競爭、同等保護、共同發展的原則,從市場准入、要素保障、規範經營、服務保障、權益保護等方面作出法律規範,對於構建高水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品質發展,發揮民營經濟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李慧琼續稱,《民營經濟促進法》特別提到國務院發展改革部門負責統籌協調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工作,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範圍內,負責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相關工作。確保促進民營經濟是有架構設置於政府內,在機制上保證《民營經濟促進法》可以持續推進。


李慧琼又指,編纂《生態環境法典》是黨中央部署的重大立法任務,是一項立法系統工程。草案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充分體現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理論、制度、實踐成果,符合生態建設實際需要,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李慧琼表示,國家重視生態環境建設,2023年5月發佈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2023年重點工作安排》提出要在大灣區探索開展無廢彎區的建設。爲配合推進目標,她建議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共同構建的綠色環保、循環再造生態圈,著力發展電動車電池回收,汽車、船隻拆卸等可循環再造產業,服務整個大灣區,並利用大灣區土地資源專班合作發展高質量產業,助力國家低碳發展。


列席是次會議的陳仲尼分享本次參會感想提到,深深體會到國家重視民營企業的科技創新發展。他指出,在《民營經濟促進法》中第四章第27條提到國家鼓勵、支援民營經濟組織在推動科技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積極發揮作用;第28條提到支援民營經濟組織參與國家科技攻關專案,支持有能力的民營經濟組織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可見國家高度重視民企科技創新,強化政策扶持與資源整合,推動核心技術攻關及資料共用,助力高質量發展。同時,他又感受到國家非常重視各人大代表的意見,自己在會議上發言亦會記錄在會議簡報上,強調各代表建言會被逐條研究。


附上《民營經濟促進法》連結: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504/content_7022018.htm


Comments


訂閱《建聞》電子版和其他電子資訊

您已成功訂閱

  • Facebook
  • Youtube
WhatsApp Image 2022-07-21 at 10.55_edited.jpg
wechat.jpeg

 3582 1111

香港北角英皇道83號聯合出版大廈15樓

© 2024 by the DAB

bottom of page